程时远:为高分子材料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2016-09-28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程教授在学科发展中善于鸟瞰全局、视野超前、目光独到,是一个特别有思想的人,也正是这样一类对自己工作无比热爱并潜心投入的人,引领着我们的科学事业不断前进。”曾与程时远在湖北大学共事过的华中师大教授李盛彪对他做如是评价。
出生于1942年的程时远是我国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首届研究生,之后又成功考入当时全世界唯一一所拥有高分子系的大学——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进修,研究方向是有机化学和高分子材料。为湖北大学化学和高分子材料的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如今这两个学科都已跻身ESI世界学科排名前1%。
在国内胶黏剂、氟硅工业、精细化工等方面,程时远更是有着重要影响。以他为首的团队于1999年攻克了“聚烯烃热塑型弹性体”制备的技术难题。“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是国家863计划中的一个研究课题。热塑性弹性体是一种橡胶与塑料的化合物,既有橡胶的弹性又有塑料的高强度。但是此前由于我国制备技术尚未攻克,每年不得不以每吨几万元的高价从国外进口。而以程时远为首的团队在该项目的突破,填补了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空白,打破了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垄断,也让中国的材料制备更上一层楼。
“任何一个人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渺小和短暂的,但只要尽其所能努力做点事情,那么他的事业的延续就可能永恒,这是莫大的荣幸和幸福。我个人的能力非常有限,但却非常幸运地在那个时期和一帮同事为化学和高分子材料的建设做了一点事情,的确感到幸运、幸福。”程时远坦然地说。
科学研究的成果,与平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分不开。作为导师,程时远虽为严师却也是可亲长者,他总是说:“我对学生要求比较高,有些严厉,因为你要按规矩做事,做研究,眼里可容不得半点沙子。”其实,在学术上的严厉也是对学生的负责,程时远总是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开拓视野的机会。
硕士研究生开组会时,程时远会经常带咖啡给学生。现任教于湖北大学材料学院的陈学琴老师回忆道:“做研究是十分辛苦的,熬夜是常有的事,而程教授的咖啡陪我们度过了无数个夜晚。现在想起来,我们取得的成果,还真的离不开那些充满关心的咖啡啊。”
无疑,艰苦卓绝的科研态度与程时远的经历有关。1964年程时远于武汉师范学院化学系毕业后任教新洲一中。本以为会平静度过执教生涯的他却遇上了文革,被迫到了乡下。“农活虽多,农忙虽累,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展现的战天斗地的乐观精神却伴我终生,所磨炼的艰苦奋斗的意志让我终生受益。在真实的农村生活中,我直观地体验到农村生活的艰辛和科技的重要,这坚定了我科技改变生活的信念!”正是这份信念,使得已经30多岁的他没有因为年龄而停止对学习的追求。
1977年高考恢复后,程时远决定克服种种困难报考研究生。“铅笔用短了握着不方便,加一截套管加长继续用,直到再削不了才扔;遇到喜欢的书借来抄,也没想过买一本;衣服、鞋都有补丁,但是人人都一样,也没谁笑话。”
1982年研究生顺利毕业后,程时远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开始研修英语和德语,为出国进修做准备。1984年他又通过国家选拔考试, 成功进入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进修。当时他每个月的生活费是160英镑,远低于那个时候英国失业人口所领取的救济金,回忆当时的生活,程时远笑道:“那个时候为了省钱,几乎顿顿吃鸡翅膀,因为便宜啊,外国人不爱吃那东西。回国以后我就再也不吃鸡翅了。”
如今尽管他已经退休,但依然关注着材料学科的发展和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希望本科生们能够学会融合,比如知识的融合、能力的融合。学理科的同样要看一些文学类的书籍来充实自己,学文的同学也要多了解理工科的知识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是这个时代需要的人才。”
作者:程曼诗 曹家菂 来源:今日湖北
程时远教授(中)与走访学生合影
出生于1942年的程时远是我国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首届研究生,之后又成功考入当时全世界唯一一所拥有高分子系的大学——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进修,研究方向是有机化学和高分子材料。为湖北大学化学和高分子材料的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如今这两个学科都已跻身ESI世界学科排名前1%。
在国内胶黏剂、氟硅工业、精细化工等方面,程时远更是有着重要影响。以他为首的团队于1999年攻克了“聚烯烃热塑型弹性体”制备的技术难题。“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是国家863计划中的一个研究课题。热塑性弹性体是一种橡胶与塑料的化合物,既有橡胶的弹性又有塑料的高强度。但是此前由于我国制备技术尚未攻克,每年不得不以每吨几万元的高价从国外进口。而以程时远为首的团队在该项目的突破,填补了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空白,打破了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垄断,也让中国的材料制备更上一层楼。
“任何一个人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渺小和短暂的,但只要尽其所能努力做点事情,那么他的事业的延续就可能永恒,这是莫大的荣幸和幸福。我个人的能力非常有限,但却非常幸运地在那个时期和一帮同事为化学和高分子材料的建设做了一点事情,的确感到幸运、幸福。”程时远坦然地说。
科学研究的成果,与平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分不开。作为导师,程时远虽为严师却也是可亲长者,他总是说:“我对学生要求比较高,有些严厉,因为你要按规矩做事,做研究,眼里可容不得半点沙子。”其实,在学术上的严厉也是对学生的负责,程时远总是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开拓视野的机会。
硕士研究生开组会时,程时远会经常带咖啡给学生。现任教于湖北大学材料学院的陈学琴老师回忆道:“做研究是十分辛苦的,熬夜是常有的事,而程教授的咖啡陪我们度过了无数个夜晚。现在想起来,我们取得的成果,还真的离不开那些充满关心的咖啡啊。”
无疑,艰苦卓绝的科研态度与程时远的经历有关。1964年程时远于武汉师范学院化学系毕业后任教新洲一中。本以为会平静度过执教生涯的他却遇上了文革,被迫到了乡下。“农活虽多,农忙虽累,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展现的战天斗地的乐观精神却伴我终生,所磨炼的艰苦奋斗的意志让我终生受益。在真实的农村生活中,我直观地体验到农村生活的艰辛和科技的重要,这坚定了我科技改变生活的信念!”正是这份信念,使得已经30多岁的他没有因为年龄而停止对学习的追求。
1977年高考恢复后,程时远决定克服种种困难报考研究生。“铅笔用短了握着不方便,加一截套管加长继续用,直到再削不了才扔;遇到喜欢的书借来抄,也没想过买一本;衣服、鞋都有补丁,但是人人都一样,也没谁笑话。”
1982年研究生顺利毕业后,程时远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开始研修英语和德语,为出国进修做准备。1984年他又通过国家选拔考试, 成功进入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进修。当时他每个月的生活费是160英镑,远低于那个时候英国失业人口所领取的救济金,回忆当时的生活,程时远笑道:“那个时候为了省钱,几乎顿顿吃鸡翅膀,因为便宜啊,外国人不爱吃那东西。回国以后我就再也不吃鸡翅了。”
如今尽管他已经退休,但依然关注着材料学科的发展和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希望本科生们能够学会融合,比如知识的融合、能力的融合。学理科的同样要看一些文学类的书籍来充实自己,学文的同学也要多了解理工科的知识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是这个时代需要的人才。”
作者:程曼诗 曹家菂 来源:今日湖北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湖北大学尤俊/安农大叶冬冬 AFM:“准溶剂”精准控制甲壳素链片层数,增强离子传输管理 2024-10-12
- 湖北大学张玉红教授、陈朝霞副教授 Mater. Horiz.:具有可调节人体舒适温度的双向光学响应水凝胶智能窗制备的新策略 2023-11-20
- 湖北大学张玉红课题组/武汉工程大学江学良 ACS AMI:具有高透明、可拉伸、环境耐受性和高灵敏度的水凝胶用于柔性传感器和电容笔 2023-11-12
- 西安交大张志成教授团队招聘教授/特聘研究员/助理教授 - 高分子化学、介电高分子材料、铁电压电材料 2024-11-13
- 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国家级人才团队招聘启事 - 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士后(师资) 2024-11-12
- 中科大吴思教授团队 Adv. Mater.:光致可逆固体-流体转变高分子复合材料用于压印智能纳米材料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