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大新材料学院博后招聘与青千引进
2016-05-16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致力于“节能及清洁能源体系”的研发,包括清洁能源的采集(太阳能电池)、存储(储能和动力电池)与应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相关研究,以及新型有机光电显示、照明和信息材料的研究,为新能源和节能关键材料和器件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学院以产业应用为目标进行交叉学科的协同创新,汇聚一批国际知名优秀科学家,并与国际知名实验室进行广泛国际合作,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努力创建国际化的世界一流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牵头组建了国家级“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与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正在承担“国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重大创新工程”和广东省“光伏器件与储能电池及其关键材料” 创新团队等项目。投资数千万元建设的新材料测评中心,目前拥有包括TEM、FIB、SEM、XPS、AFM等在内的各类大型材料测试表征设备。欢迎优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
一、博后招聘
(一)招收方向
招收物理、化学、材料、计算机、电子工程、化工、机械和控制方向毕业的博士,参与:
1. 太阳能电池与储能与动力电池材料研发,及新一代新型金属-空气、液流电池的开发。
2. 新能源材料基因组技术研发,包括新能源材料的设计与计算及大数据“机器学习”的方法和应用软件开发。
3. 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光伏器件与储能电池融合的“互联网+新能源”新型能源控制和管理系统。
4. 等离子体镀膜装备与工艺研发及应用。
(二)岗位待遇
1. 基本工资20万/年 (包括深圳市政府12万、工资、过节费5千、博后启动经费等)
2. 科研绩效津贴:科研成果和实验室项目补助。协助申请博士后基金和青年基金;
3. 提供出国合作基础研究,及与企业合作产业化开发的机会,成绩突出的出站后可以留在学院的研发和产业化的体系中,享有深圳市的人才政策。
(三)应聘材料
1.个人简历;2.研究兴趣和计划 ;3.推荐信
(四)联系方式
请将申请材料发送到博后招聘邮箱,标题统一注明:【博后招聘】姓名+学校+本人专业
Email:sampost@pkusz.edu.cn
二、青千引进
新一批“千人计划”青年人才申报已经启动,欢迎更多有志于加入清洁能源材料与体系研发的海外青年学者,与我院携手,共同参与到建设国际化的世界一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行列!
千人的申请材料包括申请信、个人简历和未来研究计划简述。申请材料中如引用了本领域专家的肯定性评价,需提供该专家的具体联系信息。
有意向申报者,请将工作意向和个人简历发送至panfeng@pkusz.edu.cn。
学院以产业应用为目标进行交叉学科的协同创新,汇聚一批国际知名优秀科学家,并与国际知名实验室进行广泛国际合作,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努力创建国际化的世界一流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牵头组建了国家级“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与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正在承担“国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重大创新工程”和广东省“光伏器件与储能电池及其关键材料” 创新团队等项目。投资数千万元建设的新材料测评中心,目前拥有包括TEM、FIB、SEM、XPS、AFM等在内的各类大型材料测试表征设备。欢迎优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
一、博后招聘
(一)招收方向
招收物理、化学、材料、计算机、电子工程、化工、机械和控制方向毕业的博士,参与:
1. 太阳能电池与储能与动力电池材料研发,及新一代新型金属-空气、液流电池的开发。
2. 新能源材料基因组技术研发,包括新能源材料的设计与计算及大数据“机器学习”的方法和应用软件开发。
3. 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光伏器件与储能电池融合的“互联网+新能源”新型能源控制和管理系统。
4. 等离子体镀膜装备与工艺研发及应用。
(二)岗位待遇
1. 基本工资20万/年 (包括深圳市政府12万、工资、过节费5千、博后启动经费等)
2. 科研绩效津贴:科研成果和实验室项目补助。协助申请博士后基金和青年基金;
3. 提供出国合作基础研究,及与企业合作产业化开发的机会,成绩突出的出站后可以留在学院的研发和产业化的体系中,享有深圳市的人才政策。
(三)应聘材料
1.个人简历;2.研究兴趣和计划 ;3.推荐信
(四)联系方式
请将申请材料发送到博后招聘邮箱,标题统一注明:【博后招聘】姓名+学校+本人专业
Email:sampost@pkusz.edu.cn
二、青千引进
新一批“千人计划”青年人才申报已经启动,欢迎更多有志于加入清洁能源材料与体系研发的海外青年学者,与我院携手,共同参与到建设国际化的世界一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行列!
千人的申请材料包括申请信、个人简历和未来研究计划简述。申请材料中如引用了本领域专家的肯定性评价,需提供该专家的具体联系信息。
有意向申报者,请将工作意向和个人简历发送至panfeng@pkusz.edu.cn。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北大杨槐/北科大王茜/江西师大兰若尘团队 AFM:从仿生花到智能夹具 - 双重响应性驱动器的多元应用 2024-12-16
- 美国东北大学白若冰教授课题组:液晶弹性体的热力耦合中的合成-加工-性能关系 2024-12-04
- 北大杨槐/北科大胡威团队 Nat. Commun.:“见微知著” - 可见光将微米级《道德经》写入多彩柔性薄膜 2024-12-03
- 西南科大常冠军教授和康明教授团队 Adv. Mater.:动态键驱动高强韧复合材料的设计新策略 2024-12-20
- 西南大学夏庆友教授团队 Biomaterials:基于家蚕生物反应器种质素材 - 开发新型蚕丝材料促进腭裂修复 2024-12-19
- 四川大学吴锦荣教授团队 Macromolecules:揭示链缠结和非胶成分对天然橡胶胶乳材料性能的贡献 2024-12-18
- 南京大学张晔团队诚聘高分子合成方向博士后、科研助理、博士生 2024-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