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张秋禹教授和苏州大学梁国正教授到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交流
2016-04-13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4月8日下午,应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复合材料工程实验室邀请,西北工业大学张秋禹教授和苏州大学梁国正教授到应化所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并做客“高分子复合材料系列讲座”,分别以“功能性微纳米粒子的构筑与性能研究”和“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改性及应用”为题作了学术报告。
在报告中,张秋禹教授主要从微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背景、微纳米高分子复合颗粒制备策略和方法、微纳米高分子微纤的制备和方法及其微纳米颗粒的应用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其带领的研究团队近年来取得的系列进展;梁国正教授主要从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合成方法、反应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优缺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讲解。报告会上,两位教授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并耐心解答了与会人员所提出的问题。
张秋禹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陕西省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委员,陕西省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环境学会理事,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高分子材料》、《化学工程》、《粘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等期刊编委。2000年起任西北工业大学教授。2002年至2004年在loughborough大学和英国皇家学会的资助下,在英国从事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主持“863”、“973”前期、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防技术基础、国防基础科研、军品配套、航空基金、航天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长期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与微纳米尺度高分子/无机物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调控微纳米材料纳米孔道、表面形貌与表面性质的控制聚合调控方法,利用非均相聚合制备了系列超微孔材料、介孔材料和多功能性微纳米材料;提出了有序接枝和轻度支化调控高分子结构的方法,研制的响应性功能高分子材料在智能微驱动、自修复等领域获得应用。近年来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陕西省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多项成果在国防和其他领域获得实际应用。共发表论文200 余篇,申请发明专利60余项,获权发明专利40余项。
梁国正教授198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并留校任教。1989年和1997年分别获得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8和1999年分别取得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资格。2006年5月起任职于苏州大学。2008年同时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和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009年获第五届“发明创业奖”,2011年度被评为“苏州市十佳科技魅力人物”。一直致力于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坚持“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并重。先后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12个项目分别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分别针对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电气绝缘等工业的不同需求,成功研制出了系列高性能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均得到量产应用。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5部,拥有14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在报告中,张秋禹教授主要从微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背景、微纳米高分子复合颗粒制备策略和方法、微纳米高分子微纤的制备和方法及其微纳米颗粒的应用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其带领的研究团队近年来取得的系列进展;梁国正教授主要从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合成方法、反应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优缺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讲解。报告会上,两位教授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并耐心解答了与会人员所提出的问题。
张秋禹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陕西省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委员,陕西省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环境学会理事,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高分子材料》、《化学工程》、《粘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等期刊编委。2000年起任西北工业大学教授。2002年至2004年在loughborough大学和英国皇家学会的资助下,在英国从事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主持“863”、“973”前期、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防技术基础、国防基础科研、军品配套、航空基金、航天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长期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与微纳米尺度高分子/无机物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调控微纳米材料纳米孔道、表面形貌与表面性质的控制聚合调控方法,利用非均相聚合制备了系列超微孔材料、介孔材料和多功能性微纳米材料;提出了有序接枝和轻度支化调控高分子结构的方法,研制的响应性功能高分子材料在智能微驱动、自修复等领域获得应用。近年来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陕西省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多项成果在国防和其他领域获得实际应用。共发表论文200 余篇,申请发明专利60余项,获权发明专利40余项。
梁国正教授198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并留校任教。1989年和1997年分别获得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8和1999年分别取得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资格。2006年5月起任职于苏州大学。2008年同时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和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009年获第五届“发明创业奖”,2011年度被评为“苏州市十佳科技魅力人物”。一直致力于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坚持“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并重。先后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12个项目分别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分别针对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电气绝缘等工业的不同需求,成功研制出了系列高性能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均得到量产应用。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5部,拥有14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报告会现场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郑州大学王建峰/王万杰 Adv. Sci.:太阳-红外宽光谱高吸收/发射高分子复合材料用于全天候辐射热/冷收集与热辐射能量转换 2024-12-31
- 中科大吴思教授团队 Adv. Mater.:光致可逆固体-流体转变高分子复合材料用于压印智能纳米材料 2024-11-07
- 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高分子复合材料中心”(宁波)诚聘英才 2024-09-23
- 浙工大刘善秋团队 Adv. Mater.:通过具有可切换固液态的光/电热微纳米结构设计坚固且超高效的防/除冰表面 2024-12-04
- 上海交大张垚鑫、上海理工熊婷 Matter Preview 文章:动态水闸促进微纳米水膜的形成-从而实现快速太阳能驱动的蒸发 2024-10-12
- 四川大学张军华教授团队 ACS Nano:融合光谱操纵微纳米结构和表面工程助力3D打印液态金属水凝胶蒸发器实现耐盐太阳能海水淡化 2024-02-22
- 哈工大冷劲松院士团队 Small:从弹性到刚性可调节的、可自修复的形状记忆双马来酰亚胺材料 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