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化工 >> 行业动态 >> 正文
昆士兰大学许志平教授、李鹏博士、黄云博士EcoMat综述:纳米颗粒搭载生物活性分子作为叶面环保农药
2021-08-13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点击
关键词:环保农药


摘要


传统农药的使用是对抗作物病害及虫害,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手段。纳米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新一轮的农业生物技术革命。环境友好的纳米微球作为载体可以有效保护并投放生物活性分子,从根本上实现高效无公害绿色农药的制备,以期最终取代传统农药。此类新型农药尤其适于叶面喷施。本文简要介绍了可经叶面喷施的生物活性分子,描述了相应的纳米载体,总结了农药研发的特点,提出了对未来研发战略的建议和产业发展的思考。对于一些具有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一定的篇幅进行了相对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农业领域的纳米生物技术尽管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在不远的将来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显著的发展。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可耕作土地面积的减少,对于未来农业生产的要求不仅是提高产量,还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这一攸关人类未来生存的要求,是传统的化学工业合成农药无法达到的。生物活性分子因其高效无公害无残留的特点,成为了新一代农药的理想选择。然而其生物活性也导致其在日常环境中容易降解和失活。其他领域内生物活性分子应用研究的经验指出,纳米颗粒载体能够有效地保护生物活性分子,提高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然而纳米颗粒对于环境和人畜的毒性尚未得到统一的认知。因此在新一代农药的研发过程中,有必要增加在环境保护以及生产安全层面的考虑和设计。
对比传统农药和生物活性分子可以发现,传统农药的优势集中在工业生产成本;生物活性分子的优势集中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然而传统农药低生产成本的背后是对生态系统和公众健康不可逆的伤害。如果在宏观的层次上综合考虑环境治理、公共医疗、生产力损失等导致的一系列隐形成本的话,那么传统农药的所谓成本优势不过是海市蜃楼、镜花水月。民众日益提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及对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视,使农业生产安全和农药安全问题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推动着以生物活性分子为核心成分的新一代环保农药的研发。

在喷施途径方面,叶面喷施比土壤施用更适合生物活性分子环保农药。土壤中复杂的环境因素 (酸碱度、粘土、细菌、酶)、根系的活性和植物体内的转运均限制了农药的利用效率。这对更易失活的生物活性分子来讲,影响尤为明显。叶面喷施则避免了以上限制。而且植物的大多数生理活动都在叶片上进行,有利于生物活性分子利用效率的提高。


植物对异体生物活性分子的自发利用已广为人知。来自根瘤菌的共生受体样蛋白激酶和固氮酶就是典型的例子。在已知的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核酸、多肽和植物代谢物的应用,已有相关报道。核酸相关报道主要见于转基因植物及RNA干扰的应用。施用植物抗菌肽被证实对蜜蜂和哺乳动物细胞无毒,同时其抗菌效果相当于12.5倍剂量的传统农药Kocide 2000。初级代谢物(乳酸、氨基酸、聚胺)的相关研究已有大量报道。植物激素作为化肥和除草剂也有广泛的应用。考虑到生产成本,植物代谢物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以粗提取物的形式存在。植物垃圾中含有一定量的代谢物,可经进一步提炼变废为宝。而其他传统意义中的生物活性分子,如碳水化合物和脂质,尚未见直接施用于农作物的相关报道。


相对于已有大量报道的医用纳米载体,农用纳米载体的研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医用制剂的投送路径相对固定;农用制剂由于目标的多样性将会面对多种投送路径;2. 农用制剂的目标和路径可能具有截然不同的理化性质和生理环境;3.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绝大多数植物细胞具有一层坚硬厚实的细胞壁做为物理屏障。4. 鉴于农产品在马斯洛需求层级理论中的“生存需求”地位和在工业产业链中的“原材料”地位,所有农业技术的应用必须考虑到成本的限制。


已有研究报道的农用纳米载体包括:

1. 碳纳米材料,例如碳纳米纤维、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

2. 类水滑石粘土

3. 氧化硅纳米材料

4. pH响应高分子材料

5. 金属基材料

6. 脂质体


为了提高研发效率,我们建议在早期阶段就开始引入工业合作者的参与。而研发战略应当与农药应用的动力学途径成相反的方向(图1)。


图1. 生物活性分子/纳米载体杂合物环保农药的动力学顺序与产品研发战略的逻辑顺序
在大量的研究报道中,以下一些成果值得重点关注: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Markita Landry团队以碳纳米管搭载的Cy3染色DNA能够穿过细胞壁进入细胞。而无载体的Cy3染色DNA则无法进入。Seon-Yeong Kwak(现任职于首尔国立大学)以壳聚糖修饰的单壁碳纳米管搭载DNA通过叶子背面的气孔进入叶绿体,已达到转基因的目的。该载体的制备方法简便廉价;投送过程不需要化学和机械辅助。异体DNA投递入叶绿体后不会增殖,从而避免传统转基因植物的潜在伦理学风险。Markita Landry和Seon-Yeong Kwak均出自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Michael Strano团队。(图2)


图2. 碳纳米管/DNA杂合物的递送路径示意图:A) 经细胞壁;B) 经叶背气孔到达叶绿体
昆士兰大学AIBN的许志平教授、李鹏博士和QAAFI 的Neena Mitter团队合作,以层状双金属碱式盐(LDH)搭载大分子双链RNA,经直接叶面喷施的方式,通过RNA干扰机理使植物获得不少于30天的病毒免疫效果,远大于无载体RNA仅5天的免疫效果。LDH在叶面可以提供良好的沉积形状和附着牢度,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抗雨水的冲刷。夜间,叶面上凝结的露水与叶面气孔呼出的二氧化碳混合后形成的弱酸性溶液能够溶解LDH,达到缓释RNA的效果。在另一篇报道中,许志平教授团队与Mitter团队继续合作,同样以LDH搭载双链RNA,直接投送入花粉细胞,获得89%的基因沉默效率,远大于无载体RNA仅37%的效率。(图3)


图3. A) 叶面喷施LDH/RNA后,LDH在叶面被酸溶解,缓释RNA进入叶面,达成RNA干扰;B) LDH/RNA杂合物直接进入花粉细胞,释放RNA,达成RNA干扰


昆士兰大学AIBN的余承忠教授、张隽博士及团队以刺突中空氧化硅球搭载生物杀虫剂,获得了更强的附着牢度和耐日光性能。本研究中,刺突表面提供了优秀的附着牢度;中空结构降低了材料密度,提高了负载效率。(图4)尽管该报道的研究是以牛为目标,但是未来借鉴为植物叶面喷剂也未尝不可。



图4. 以刺突中空氧化硅纳米颗粒为载体的环保杀虫剂


壳聚糖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已有大量报道。其自身具有抗菌,抗真菌和抗虫的功能,可以搭配前述的多种纳米载体,也能直接搭载生物活性分子。壳聚糖的制备工艺成熟简便,原料充足,是具备大规模工业应用前景的环保高分子材料。(图5)



图5. 壳聚糖的A)来源;B) 可适配的纳米颗粒;C) 可负载的生物活性分子;D) 可对抗病原体/害虫


综上所述,生物活性分子符合新一代农药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纳米载体可以保护生物活性分子以期最终达成可实际应用的目标。在未来的研究中,叶面吸收的机理需要进一步明确。材料形貌、叶面的微观结构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还需要探索。通过叶面气孔进入叶子内部的效率也需要得到评估。在最终的制剂配方里,辅剂的选择也很重要。


除了学术层面的多学科合作之外,农药生产企业和农作物种植领域各行业协会的参与也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农业相关产业的利润有限,有关管理部门需要指导、配合、协助并激励农药生产企业,促使企业提高研发投入,积极采用更新更环保的技术对产品升级换代。近期成立的生态植保工业研究中心(ARC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Research Hub for Sustainable Crop Protection),将整合相关学科及产业的资源投入新一代叶面环保农药的研发,以应对未来粮食安全问题的挑战。


Peng Li, Yun Huang, Changkui Fu, Shang Xu Jiang, Wei Peng, Yi Jia, Hong Peng, Ping Zhang, Narelle Manzie, Neena Mitter, Zhi Ping Xu*, Eco-friendly biomolecule-nanomaterial hybrids as next-generation agrochemicals for topical delivery, EcoMat. 2021;1–19


相关链接

https://doi.org/10.1002/eom2.12132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
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
邮箱:info@polymer.cn
(责任编辑:sun)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