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为塑料垃圾污染防治公开征集意见已近尾声。
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多家环保组织、企业联盟公开发声,围绕塑料垃圾问题及其影响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多数意见认为,过度消费、一次性文化是造成塑料环境问题的根源,亟需减少所有塑料的使用,特别是塑料的过度使用、不必要使用和一次性使用。
对应建议包括,从源头预防塑料垃圾的产生,从产品和包装设计阶段就将塑料垃圾问题进行通盘考虑,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制品并遏制非耐用塑料的使用等。例如,设定一次性餐具产量红线并逐年减少指标,尝试押金制用布袋替代塑料购物袋,快递包装中使用植物原材料的填充物等。
零废弃联盟提出,应当把经济增长与物质资源消耗、垃圾产生量作为指标,即与降低单位GDP能耗、水耗相似,单位GDP的垃圾产生量也应当降低。从实施层面来看,应当设定减少塑料垃圾的一揽子工作目标和时间表,制定实施方案,进行部门分工,纳入政府考核。
此外,被认为是解决塑料污染问题方法之一的可降解塑料,也遭到质疑。有观点指出,由于缺乏相关标准,市面上很多“可降解材料”只能部分降解、从而碎片化,仍会带来环境问题。
“从源头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
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大量制造、使用和抛弃被视为当前塑料污染面临的最“棘手”问题。
多家企业、环保组织阐述了一次性塑料制品无法被回收再利用,只能进入混合垃圾、甚至进入自然环境会造成的恶果,并就此提出建议。
1月28日,致力于推动解决我国垃圾危机的零废弃联盟向澎湃新闻表示,他们的意见包括,应当从源头控制一次性塑料制品、塑料包装的生产和使用,运用源头减量优先原则、垃圾管理优先顺序原则和预防原则,按照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要求,对解决方案和材质进行重新设计,并为替代方案和替代产品提供政策优惠,引导社会创新者和资本进入上述领域,形成商业模式,打造新型产业增长点。
一次性塑料制品——购物袋,被认为是最难回收利用的塑料制品之一。
市民用塑料袋来装菜
零废弃联盟提出,塑料购物袋完全可以用布袋替代:为了解决人们忘记带的问题,可以使用布袋押金制,只要有一次记得带,一次性归还并退回押金即可;另外,可以允许一定的过渡期,期间对塑料袋征高额环保税,提高其售价,以价格调控的方式鼓励人们摆脱对塑料袋的依赖。
此外,针对近年外卖一次性餐具使用量猛增的现象,零废弃联盟表示,首先,应当总量控制,设定一次性餐具产量红线,并且逐年减少指标;其次,基于这些餐具进入混合垃圾后带来的环境影响,对其课以高额环境税,提高其成本;第三,以优惠政策扶持重复使用外卖餐具解决方案(包括餐具、回收方案、清洗方案等)的开发、试点和推广。
而致力于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齐物(北京)资源循环科技公司,也在其微信公号“R立方空间”上发布向发改委提的建议。
公司创始人之一的张淼告诉澎湃新闻,针对生活里一次性塑料的广泛使用,他们提出了两项建议,包括鼓励快递包装中使用植物原材料的填充物,禁止餐厅堂食使用一次性餐具。
张淼指出,快递包装中为了减少碰撞都会使用诸如气袋、泡泡膜、白色泡沫壳等塑料填充物,此类塑料制品因占据空间大但重量轻等原因不易被回收。张淼建议,从就地取材的角度,可以考虑一些纯天然替代品,如松针、秸秆、玉米皮等。易于降解的生物质原材料也可以纳入替代品范畴,如以玉米淀粉为原材料的泡沫填充物等。
不过,针对这一建议的可行性,张淼坦言尚未有进一步考量。她表示,填充物选择了其他替代品会否抬高成本,是否可能出台政策鼓励相关产业发展,这些都还需要具体分析。
“规范可降解塑料市场投放标准”
谈到塑料垃圾的解决方案,常被提起的是用可降解塑料替代。
零废弃联盟建议,规范可降解塑料市场投放标准,即要求:凡投放到市场中的可降级塑料制品,必须与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体系相容,同时避免有毒有害化学品和物质的产生,尤其要禁止销售商将可降解塑料标注为“在环境中可降解”。
这一建议源于公众此前对“绿色包装”、“可降解包装”的质疑。2017年11月2日,国家邮政总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写明“到2020年,可降解的绿色包装材料应用比例将提高到50%”。
然而,相关部门尚未对“绿色包装”的定义和标准、可降解包装材料的环保性能等进行规定。零废弃联盟因此提出“慎重发展推广可降解塑料”。
“可降解材料从本质上说仍然是一次性使用。”零废弃联盟指出,片面强调可降解塑料的生物可降解性,可能导致相关废弃物的随意丢弃,污染可回收物以及增加生物质垃圾处理成本等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博士、北京零废弃发起人毛达对澎湃新闻表示,塑料的可降解性有严格条件,目前,只有在相关技术条件和设施齐全的情况下,市面上的可降解塑料才能部分或全部地被微生物降解为自然元素(如水,二氧化碳和生物质等)。
可降解塑料还挑战着可持续的土地利用以及分类回收体系。具体来看,可降解塑料的回收方式不同于传统塑料,实际却经常混入传统塑料的回收过程。要分类收集“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塑料,“可降解”或“不可降解”塑料,单一塑料或者混合塑料,实际操作困难重重、代价巨大,同样也会对收集过程和回收材料的质量带来挑战,导致塑料回收率偏低的现状进一步恶化。
零废弃联盟建议,开展可降解塑料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和社会影响,尤其是它与化石源或不可降解塑料的对比。制定塑料材料的可持续性标准,全面引导产业和全社会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合理使用各种塑料材料,合理研发新塑料材料,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塑料经济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