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复合材料 >> 行业动态 >> 正文
创新技术带来塑木复合材料行业发展新动力
2017-09-11 来源:CPRJ 中国塑料橡胶 点击
关键词:塑木  复合材料行业

  在自主创新的氛围下,各行各业都有了发展动力和新途径。进入2017年,塑木复合材料(WPC)行业延续上年的快速增长势头,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在稳步上升。

创新技术带来塑木复合材料行业发展新动力

WPC迎来国内最好的发展时期 
  目前,全行业正处在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也是WPC材料在国内开始量产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之所以能有现在的局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产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主要的生产厂家逐步积累起了一定的经验。在行业协会的推动下,各生产企业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在工艺、配方、设备等方面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产品越来越稳定,使用者也越来越有信心,利于市场的推广。 
  二、WPC行业上下游配套企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HDPE废料的供应体系完善,质量相对稳定;生产设备及易损件经过多次改善,更加能满足WPC的生产要求;更加高效、节能的混料机代替老式高混机;加工助剂更加适合WPC行业要求,使用效果提升很快,同时采购成本大大降低。 
  三、市场对WPC材料的认知度提高,并且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这一材料的优势,WPC成为更多用户的选择。 
  四、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略有好转,特别是从2016年初开始,人民币的汇率稳定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对以出口为主的WPC行业有极大的好处,与前年相比,受人民币汇率影响,以出口为主的生产企业的毛利率可以得升约8%。
 
WPC行业新气象 
  当前,WPC行业在技术进步以及产品方面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PE是WPC的第二代产品,也就是在普通的塑木材料表面共挤、包覆一层特殊工程塑料。 
  这种新兴材料有更好的耐侯性、耐磨性,在行业内俗称为“第二代塑木材料”。共挤产品也是从美国开始兴起,但国内以惠东美新、安徽森泰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及时跟进开展研究,并投入巨资开发。经过五六年的努力,通过自主创新,产品逐步成熟、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得到国际主要买家的认可,迅速占领了国际上相当一部分的主流市场,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使我国的塑木行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可以与美国为代表的国际巨头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在这几家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共挤产品在国内很快得到推广,技术逐渐走向成熟。 
  二、各WPC材料制造企业开始走自主创新道路。 
  各企业都认识到,产品的严重同质化,其结果只能是低价位导致低质量,最终伤害的是整个行业。近年来,在提高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很多企业在产品的外观上做文章,例如在一些材料表面处理厂商、颜料供应商的协助下形成自己的特色。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1)线上压花产品:在挤出机口模处、材料冷却前对板材进行热压花,冷却后再进行适当的砂光处理,使材料的表面有更深的纹理,解决了传统工艺压出的花纹太浅、使用后保留时间太短这一问题。 
  2)混色产品:在挤出过程中的半成品中加入合适的色母,控制好色母的分散度,使材料的表面产生流纹,然后再经过适当的表面处理,材料外观更加真实、自然,达到天然木材的表面效果。 
  3)线上压花、混色产品:将以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 
  三、PVC快装墙板发展迅速。
   PVC快装墙板具有外观漂亮、图案可以定制、安装方便、无毒无甲醛释放等优点,经过三年多的推广,迅速成为室内装修内墙材料的首选。该产品利用传统的PVC混料、挤出技术,采用发泡工艺,做成一定规格的空芯板板材,然后采用表面覆膜、热转印等方式,赋予材料表面各种逼真的外观,广泛用于酒店、会议室等一些公共设施以及家庭装修。该产品以国内销售为主,以连锁加盟的方式经营,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喜好进行定制,并提供个性化设计、安装等服务。 
  四、WPC的进出口税则号问题有望很快得到解决。 
  长期以来,WPC的进出口都是按照第七大类第39章塑料制品来申报。但由于材料外观、制造时的原材配比等因素,部分海关要求按第44章即木制品来申报,这样出口退税率由13%变为9%,而且还要每票进行商检,给生产、贸易企业带来极大的不便,部分企业还因此受到海关的处罚。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木制品专委会及时通过上级单位中塑协、中国轻工联合会向海关总署反映,受到海关总署的关注,指定大连海关归类分中心来处理。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决定为塑木复合材料制订新的税则号,海关总署已于7月19日在归类技术委员会上进行审议,中塑协塑木专委会也向专家们进行了讲解,初步与专家们达成共识,WPC将很快有自己的税则号,这一困扰企业多年的问题将会得到彻底解决。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
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
邮箱:info@polymer.cn
(责任编辑:shu)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