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塑料 >> 行业动态 >> 正文
塑料制品包装对化工行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2017-10-13 来源:环球塑化网 点击
关键词:塑料包装

  塑料制品包装行业正朝着功能化、绿色化、减量化发展,对化工行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配套化工产品若想在这一领域开辟新的市场份额,就需要加大相关材料的开发和推广力度。
  作为石化产业最直接的下游行业之一,塑料包装的升级和技术进步高度依赖化工产品的支撑。同时,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领域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塑料包装对化工产品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功能化、绿色化和减量化已经成为塑料包装行业追寻的方向,与之配套的化工产品也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功能化:
使用量占比超30%专用料需求快增
  据中国包装联合会塑料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绿色包装委员会秘书长陈昌杰介绍,据估算,目前塑料包装材料在各类包装材料总量中占比已经超过30%,仅次于纸制品。目前我国食品包装材料中,塑料应用量已超过食品包装材料总量的50%,居各种包装材料之首。
  “目前,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发展已经到关键时期,下游行业对于塑料包装膜材料也将提出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在普通膜大量过剩的情况下,一些高附加值的功能膜仍需大量进口。工业领域对于亚光膜、高亮膜、热封膜、热收缩膜、高阻隔膜、抗紫外线辐射膜、抗静电膜、阻燃膜等的需求增长较快。”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BOPET(双向拉伸聚酯)专委会秘书长王德均称。
  而在食品工业领域,塑料包装所发挥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北京印刷学院重点实验室包装研究室主任李东立称,我国是水果和蔬菜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但腐烂率也居世界最高。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低于5%,而我国的损失率高达20%~30%。功能性保鲜材料在我们国家有很大的市场。目前美国利用先进的保鲜材料包装可以使水果增值2.4倍,而我国的平均增值只有0.4倍。未来功能化的保鲜包装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未来食品行业对高阻隔、耐蒸煮、抗紫外、避光、抗菌、透气、绝氧等功能性膜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而在功能性食品包装专用料以及功能性助剂方面,我国研发和生产能力还比较薄弱,加大相关材料的开发力度无论是对于包装行业还是化工行业都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陈昌杰表示。
绿色化:
环保安全要求升级相关助剂即将热销
  随着安全意识的增强以及环保标准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塑料包装卫生安全性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要保障塑料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性能就要倚仗各类绿色安全的塑料助剂的广泛应用。因此,业内专家表示,安全环保的增塑剂、热稳定剂、黏合剂、无溶剂油墨/水性油墨等在未来几年都将成为市场热销的产品。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蒋平平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就陆续出台了多个与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有关的法规,限制其在卫生要求较高的塑料制品中的应用。我国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中也对某些增塑剂的迁移量进行了限定,以植物油脂类等环保型增塑剂替代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是大势所趋。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无毒安全的增塑剂的市场用量将会增长。
  塑料包装的绿色化不仅仅体现在产品本身,其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也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随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塑料包装印刷类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毫无疑问,未来含苯含酮的包装油墨肯定是不能再用了,市场的发展方向是水性油墨、无溶剂油墨以及紫外线固化油墨等产品。但是,目前这些新产品我国还十分短缺,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中塑协复合膜专委会专家组组长陈宇表示。
减量化:
根治“白色污染”生物降解塑料受宠
  包装材料多属一次性产品,寿命短暂。为减少包装废弃物(俗称“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废弃物的减量化处理成为塑料包装的发展方向之一。而在减量化的过程中,生物降解材料担当了主角。
  全国生物基材料及降解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翁云宣表示,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生物降解材料在包装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推崇及关注,近些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对生物降解材料需求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据ASD公司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13~2019年可生物降解塑料包装市场需求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年均增长率,到2019年全球可生物降解塑料包装市场价值将超过84.15亿美元。报告预测,食品和饮料包装将是最大的生物降解塑料主要的应用领域,其中聚乳酸和淀粉基塑料将继续主宰生物降解塑料包装市场,用于食品包装的生物降解塑料占到70%以上。
  业内人士介绍说,与石油基高分子材料相比,由于成本较高,目前我国生产的生物降解材料主要用于出口。而随着环保法规的完善,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内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包装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十三五”时期生物降解材料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
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
邮箱:info@polymer.cn
(责任编辑:shu)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