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对我们的影响很小,”基思·普利斯说,他是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的发言人,该公司总部位于俄亥俄州,是全美最大的轮胎销售公司之一,另外两家是普利司通和米其林。他说,固特异轮胎的质量和价格都比中国的要高,所以[中国轮胎]不对他们形成直接威胁。固特异目前在美国有6家轮胎制造厂,2012年时则是7家,目前该公司正在墨西哥建新厂。
上文所提的保护关税在2012年下半年结束,从那之后,中国轮胎的进口量迅速恢复,这促成了对中国产轮胎的新一轮抵抗,相关反倾销反补贴关税已于去年夏天生效。到今年5月,美国轮胎产量比去年增加了3%,但国外进口总量要更高一些。
“通常当我的关税保护开始执行时,进口产品对我们市场的渗透已经太深入了,竞争力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要想扭转为时已晚,”亚洲经济专家克莱德·普雷斯托维兹说,他曾是里根政府的顶级贸易谈判家。此外,普雷斯托维兹表示,只要出口国对应地进行货币贬值,这种关税保护也是没用的,而这正式许多人对中国贸易操作的批评意见。
在贸易历史中,人们经常将上世纪80年代对日本摩托车的关税政策当作成功的典型。人们说,1983年开始实施的为期五年的45%关税非常的有效,它给了哈雷戴维森迅速恢复的空间,以至于等到第五年它甚至都不想要这关税保护了。 但达特茅斯经济学教授欧文却写到:“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进口救济和哈雷戴维森重振雄风并没有关系。”
相反,欧文说,这家摩托公司的恢复要感谢其新的管理团队和经济的复苏。此前哈雷摩托遭遇了上世纪80年代早期的两次经济衰退,这两次衰退严重打击了制造业和蓝领阶层工人,而他们正式哈雷的核心消费者。至于上述关税和相关的配额制度,欧文在《受责备的自由贸易》(Free Trade under Fire)一书中说,它们对这家公司的影响很小。因为这部分关税针对的是引擎排量700cc或以上的摩托车,而铃木和雅马哈生产了699cc的版本将其巧妙规避。此外,本田和川崎当时已经在美国国内进行重型摩托车的生产了。
“但即便保护政策对其调整的贡献很小,”他说,“[关税]逃避条款仍然成为了一种政治必要性,有助于维持国内对开放世界贸易体系的支持。”
支持关税保护的人也会指出其利处。关税和配额会促使外国公司把制造工厂开到美国来。例如,它们促使车商从80年代开始在美国建立生产工序。正如普雷斯托维兹所说,“对进口的种种限制没能避免底特律丢失市场份额,但它们确实把工作机会和[货物]的附加价值从日本转移到了美国。”
进口轮胎不断增长的市场份额——以及可能的关税政策的威胁——也是美国近来新轮胎工厂增加背后的因素。5月份,韩国锦湖轮胎公司正式在乔治亚州梅肯市开了一家价值4.5亿美元的工厂,创造了约400个工作岗位。
然而,华盛顿智库斯廷森中心的贸易专家威廉·芮恩施说,虽然关税保护的确帮助了一些公司,“很遗憾,[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关税保护这种生硬的手段可能会引起供给紊乱,或者物价升高,最坏的情况是导致对应出口国的报复,他说,“新的手段还在寻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