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商品多头对厄尔尼诺渐渐失望之际,另一极端气候拉尼娜或不期而至。市场人士认为,接踵而至的炒作,使得农产品在不断夯实底部之后,或率先发动上涨行情。
从走势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三大农产品期货品种——大豆、玉米和小麦自2014年年中以来走势趋于平稳,与原油、黄金和铁矿石等工业品迭创新低走势形成迥异表现。对此,这些市场人士解释说,工业品走势取决于需求,而农产品走势主要取决于供给,因后者的需求较为稳定。中期而言,从厄尔尼诺到拉尼娜,不断发酵的供给利空因素或催生农产品率先走出熊市。
就具体品种而言,不少行业机构认为,棉花和白糖等品种抄底机会最大。
拉尼娜或尾随而至
“拉尼娜”的字面意思是“女孩”,它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统计显示,从本世纪初到1992年期间,拉尼娜现象共发生了19次,大约每3年到5年发生一次,但也有时间间隔达10年以上的。拉尼娜多数是跟在厄尔尼诺(ElNi�o)之后出现的,前述19次拉尼娜现象,有12次发生在厄尔尼诺年的次年。
尽管此前市场对厄尔尼诺(ElNino)极端天气炒作甚多,但实际上农产品市场对此反应并不充分。究其原因,库存高企和原油等大宗商品跌跌不休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厄尔尼诺带来的影响。
但商品多头并未就此死心,因为从历史经验来看,拉尼娜多数与厄尔尼诺伴随而生。不少气象学家预计,这场二十年来最强厄尔尼诺现象可能转变为高强度的拉尼娜现象,届时将加剧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全球粮价10月创三年来最大涨幅
根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的数据,今年10月粮食价格环比涨幅创下三年来最大,达到4%。这主要是“百年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终于开始在市场上展现出威力。报告显示,糖、植物油、乳品成为食品价格中涨幅最大品种。
相关人士表示,厄尔尼诺引发的强降雨影响了全球最大产糖国——巴西的糖厂收割,FAO糖价指数因而跳升17%至8个月新高。与此同时,超预期的干旱天气则伤害了南半球国家了农作物产出,包括印度、泰国、菲律宾、南非等,这对国际粮价也有一定的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已经连续下跌了3个月的植物油在10月环比上涨6%,要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加剧了市场对来年棕榈油产量的担忧,尤其是东南亚国家近期受气候影响严重。
东证期货农产品分析师杨洋认为,厄尔尼诺天气会导致东南亚降雨量大幅下降,从而造成棕榈油大幅度减产,利多油脂价格。1997-1998年那次严重厄尔尼诺现象导致马来西亚棕榈油减产8.2%,而2002-2003年、2006-2007年和2009-2010年厄尔尼诺时期,马来西亚棕榈油小幅减产或者产量增速明显放缓。
他解释说,按照历史规律,厄尔尼诺现象持续3个月以上就会对农产品生产带来影响,今年超长的厄尔尼诺持续时间已经使得东南亚天气产生变化。检测显示,马来西亚和印尼夏秋季节降雨量均低于十年均值,其中印尼干旱更为严重,而马来西亚几大主产州沙巴、彭亨、霹雷、森美兰降雨量也都低于正常水平。根据棕榈果产油率与降雨关系规律推测,今年年底干旱的威力或开始体现,而此时正逢棕榈油减产周期,两者叠加将对产量产生较大影响,并且将会继续影响明年。
棉花、糖最被看好
相关机构认为,随着2016年的到来,农产品库存维持在合适的水准,农产品市场有望影响整体涨势。其中最具上涨潜力的,当属原糖和棉花两个品种。
巧合的是,糖与棉花刚好都属于所谓的软性商品(SoftCommodities)。这些商品在生产时被划入农产品范畴,但消费领域却遍布工业品市场。符合这一特征的还有橙汁、可可、咖啡、橡胶等。有分析人士认为,正是这种兼具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双重特征,使得软商品屡屡表现出不服软的特征。
兴业期货研发中心总经理郑智伟向记者表示,软商品品种的市场规模可谓不大不小,特别适合投机资金进行炒作。例如,糖棉胶市场小于油料油脂和有色金属品种市场,但大于菜籽油、PVC等期货品种市场。此外,国家针对白糖、棉花和橡胶市场均有大量储备,当价格偏离价值时,收储或抛储措施就会相继出台。这种出于市场预期的政策性因素进一步增添了价格波动的神秘色彩,也备受投机资金的青睐。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看好棉花和白糖走势。该机构称,纽约棉花期货将在2016年第三季度前反弹至每磅70美分,预计全球棉花库存过剩情况将变得更易调节,因低迷价格使得2016-2017年度全球棉花播种面积进一步缩减12%,或导致1500万包全球产量缺口。
同时,2015/2016年度全球原糖产量缺口将在470万吨,从而支撑2016年第四季度原糖均价将回升至每磅15.5美分。而厄尔尼诺将给市场带来“尤为严峻的天气风险”。厄尔尼诺已导致多个亚洲甘蔗出产国天气过度干燥。相关机构预计,2015/2016年度全球需求将超过供应560万吨。这将是六年来首次出现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