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仪器仪表 >> 行业动态 >> 正文
奚家成专家剖析仪器仪表业的发展格局
2014-3-6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仪器仪表  奚家成

  问:在竞争激烈,利润率降低的市场环境中,仪器仪表厂商应如何突围?

  奚家成:像仪器仪表这样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始终是第一位的。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即使加强技术创新的力度,并如上题所述,把对设计研发创新、工程技术创新和应用技术创新的实施调整到相互匹配的程度,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到发达国家的同等水平尚需数十年努力。

  仪器仪表等制造业要解困突围必须在重视技术创新的同时解决生产模式和企业管理落后的大课题。西方企业是以工业自动化技术为基础,并推行对需求反映灵敏的丰田模式、精益生产等现代生产模式而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益的。随之而至的信息化技术把生产自动化和现代企业管理提升到新水平。采取赶超战略发展经济的我国工业不可能也不必要重复西方工业走过的老路。两化融合指出了正确方向。两化融合是工业化提升与信息化推进的融合,两化融合的真谛是融合,而不是现有工业化水平简单地加上信息化。工业企业的两化融合有众多内容,纵向从CAD、CAPP一直到远程诊断,横向从财务、劳资、计划、物流一直到OA,都有其作用和效果。但是要真正克服效益低下的积弊,必须推进生产过程信息化,以生产过程信息化为基础建立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否则其他部门和业务的信息化系统仅是孤岛,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低效的困境。实施生产过程信息化必须与推进现代生产模式结合。生产过程信息化使现代生产模式高质高效的功能充分发挥,只有采用现代生产模式才能形成以生产过程信息化为核心的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从根本上缓解效益低下的困境。

  问:未来中国仪器仪表产业将迎来哪些发展机遇?

  奚家成:我国经济已进入结构调整期。我国大而不强的装备制造业的调整实际上是重大精密,整机核技,规模基础之间的调整。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精密设备的发展速度将快于重大装备,涉及核心技术的机电产品(部件)将快于常用装备整机产品,基础型产品将快于以汽车、工程机械为代表的规模型产品,不实施这样的调整,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强不可能,大也不保。仪器仪表是典型的精密设备,几乎在所有装备的国产化、高端化过程中,检测、控制都是其核心技术之一。最近在国家四基专项中已经把传感、检测、控制等仪器仪表列入,说明了仪器仪表业中既有大型控制系统、精密检测仪器等高端装备,也有提升装备制造业所不可或缺的基础产品。去年下半年以来仪器仪表业的产销增速大于大部分机电产业,正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体现,这一趋势将延续若干年。

  经济进入结构调整期不但将促进产业板块结构的再平衡,同时需求结构的变化也将带来机遇。新建大工程需求的占比将下降,改造提升性需求占比上升;在技术改造工程中,征地建房投资占比将下降,设备更新投资占比上升;在设备投资中为产能扩张的一般加工设备占比减少,测试设备占比明显上升。近来仪器仪表行业,特别是工业自动化行业产销增幅比大部分制造业快正是上述需求变化的反映。值得关注的是,对于流程工业的上述需求变化,中外资企业都在努力适应满足需求。但是离散工业上述需求,几乎是外企统吃。由于离散工业的自动化产品需求既包括产品提升,也涉及企业改造,虽然市场分散,但量大增幅高,外资企业产品占有绝对优势,相信中资企业一定会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形成实力。

  两化融合方针的实施贯彻正在全国各领域推进。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的突破口是生产过程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的实施实际上是生产过程规范化,装备化提升和现代生产模式推进的过程。PCS的完善提升,数字化改造,MES的建立及其与ERP的贯通已是流程工业管控一体化的必然趋势。离散工业FA提升,MES建立及其与ERP的贯通,其迫切性、难度和需求增长都大于流程工业。一些工业自动化企业已经开始了推进两化融合服务的市场探索。

  综上所述,经济结构调整期中,制造业板块的再平衡,需求类型的变化和两化融合的推进给仪器仪表业,特别是工业自动化行业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战略抉择和实施课题。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责任编辑:xu)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
更多>>精彩专题
更多>>科教新闻
更多>>论坛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