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国脱模剂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一些建议如下: (1)在行业主管部门的帮助和协调下,建设脱模剂化学品的生产基地,形成脱模剂产品规模化、系列化,形成以脱模剂为主导产品的产业集团,具备与国际大型脱模剂生产公司竞争的实力。 (2)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大用途广泛的新型脱模剂开发力度。如适合进行二次加工的氟脱模剂,半永久性脱模剂的研究和开发。生产企业、科研单位和橡塑加工企业分工合作,加快促进新型高效脱模剂的应用与产业化,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脱模剂产品,提升我国整个脱模剂化学品的工业附加值,增强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后劲。
脱模剂(mold discharging agent)是一种介于模具和成品之间的功能性物质。脱模剂有耐化学性,在与不同树脂的化学成份(特别是苯乙烯和胺类)接触时不被溶解。脱模剂还具有耐热及应力性能,不易分解或磨损;脱模剂粘合到模具上而不转移到被加工的制件上,不妨碍喷漆或其他二次加工操作。由于注塑、挤出、压延、模压、层压等工艺的迅速发展,脱模剂的用量也大幅度地提高。
脱模剂分为内部润滑性和外部润滑性两类。前者主要是提高聚合物分子本身的润滑性,它要求与树脂聚合物有一定程度的亲和性或相溶性。后者是提高模具与聚合物之间的润滑性。因而对它的选择很重要,对脱模剂一般要求如下:使用方便、干燥时间短;操作安全、无毒;均匀光滑,成膜性好;对模具无腐蚀,对树脂固化无影响;对树脂的粘附力低;配制容易、价格便宜。 事实上要完全满足以上各点要求是很难做到,只能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予以选择。
脱模剂产业中常用的外部润滑性脱模剂有以下几类: 一、薄膜类: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酯薄膜等塑料膜。这种塑料膜脱模剂使用简便,防粘性好。但缺点是铺设性差,一般用于几何形状简单的制品。 二、溶液类:常用的有聚乙烯醇、硅油、硅脂、液体或乳化石腊等。如硅脂与甲苯溶液做成的脱模剂,成膜性好、脱模效果好,可在180℃左右的温度下使用。其缺点是模具在涂上硅酯溶液后要在200℃左右烘烤,否则不易成膜。一般用于高温成型的金属模具。还有在金属模具上喷涂悬浮聚四氟乙烯或聚全氟乙丙烯,但此法价格高,且需烧结处理。 三、油膏、石腊、硬脂酸类:但使用不方便,不易涂布均匀,影响脱膜效果。它又分四类:腊直接熔化后的成型品;乳化品;与其它物质调配后成型物;经化学反应的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