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丰年后的“白色污染”
甘肃省是较早利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省份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甘肃省就开始在河西酒泉、张掖、武威等地试点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之后逐年推广。自2008年以来,甘肃省在中东部旱作农业区大面积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据甘肃省农牧厅的统计数字,2012年甘肃省各类农作物地膜覆盖面积达到2200万亩,地膜使用量约13万吨。作为保证甘肃省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技术手段,地膜栽培技术使甘肃省的粮食总产量实现了“九连丰”。
但与连续丰年相对的是,随之带来的农田“白色污染”问题日益突出。2008年,甘肃省在全省12个有代表性的监测点获得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监测地块均有不同程度的残膜污染,残留量平均每亩达5.23~14.67公斤;2012年,甘肃省在全省64个监测点获得的数据显示,与2008年相比,亩均地膜残留量总体上变化不大,但局部地区残留量污染有加重趋势,最高残留量已达17.55公斤。
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的负责人李崇霄说到:农田残留地膜的危害性主要是“破坏土壤结构,降低耕地质量”“影响出苗率,造成减产”“污染农业农村环境”“危害牲畜健康”等。由于土壤中大量残膜的存在,土壤孔隙度、通透性降低,土壤空气的循环和交换受到抑制,直接影响土壤的水分、养分的供应。另外还可能造成土地盐碱化。
地膜污染问题有意识
据甘肃省农牧厅了解到,近些年来,甘肃省重点在与农田残膜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密切相关的地膜使用、捡拾回收与资源化利用三个重要环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特别是在地膜捡拾回收环节,在依靠人工捡拾清理的基础上,甘肃省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组织科研单位和有关企业进行农膜捡拾的研究开发工作,到目前,已经研制出“弹齿伸缩式废膜捡拾机”等五种机型。2013年,甘肃省有8种产品进入甘肃省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并纳入中央和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甘肃省生产销售农膜捡拾机械共计1000多台。
在资源化利用环节,甘肃省在2011年~2012年共投入资金3000万元,采用“财政贴息、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重点扶持了一批工艺先进、规模经营和抵御风险能力较强的加工企业和回收网点,配套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和监督措施。与此同时,甘肃省在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农业部的项目支持下,2012年在全省10个县实施了农业清洁暨地膜回收利用示范项目,共批复中央补助资金4434万元。
截至目前,在省以上及国家相关政策、资金的激励引导下,甘肃省已经建立和正在建立的各类农田残膜回收加工企业150多家,乡村回收点近2000个,涵盖地膜捡拾、回收、资源化利用等环节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已经基本健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市场化机制已初步形成。
2012年,甘肃全省农田残膜回收利用只有8.7万吨,回收利用66.9%,回收棚膜4.8万吨,基本做到了全回收。
在该厅给上级单位的汇报中结论是这样的:目前农田“白色污染”初步得到遏制。
对于甘肃省农牧厅的这组数据,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对气候干旱的甘肃而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使用可以说带来了一场革命,要发展农业,地膜的使用不可避免,但目前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地膜的完全回收不可能实现。”
地膜质量参差不齐
我国现行地膜生产标准《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规定,农用地膜厚度标准为0.008mm,但允许极限偏差上下浮动0.003mm。由于地膜按重量销售,在同等覆盖面积下,地膜越薄,使用成本越低。许多企业为迎合农民降低投入成本的需求,故意打政策擦边球,导致0.005mm的超薄地膜长期在农膜市场通行。
据了解,目前在甘肃省河西走廊、沿黄灌区、渭河泾河流域,以及数百万亩蔬菜等经济作物,基本上都是用0.005mm~0.006mm的超薄地膜。超薄地膜老化快、易破碎,人工捡拾清理或机械捡拾均十分困难,勉强清理的残膜普遍面积小,与根茬、泥土混杂在一起,回收再利用价值低。
经实验表明,0.008mm以上的地膜可以做到回收,如果地膜厚度达到0.01mm,回收率就可以达到90%。而现在农民用的超薄膜大都用完就碎了,到处飞,不容易收集。
治理污染时刻推进
在甘肃省农牧厅可以看到就“甘肃农膜使用及回收利用”对国家相关部门提出的建议,这个建议提出:解决农田白色污染问题,必须坚持源头防控、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三方面协同推进。
一是修订完善地膜标准,建议国家有关权威部门,参照国外地膜标准,尽快组织修订地膜生产的国家标准,提高现行国家标准中地膜厚度、抗拉伸强度、耐候期等地膜回收的关键性指标。
其次,建议将地膜纳入农资补贴范围,对农民使用0.01mm地膜所增加的投入成本进行补贴,以鼓励农民使用利于回收的地膜。
再次,协调有关部门将地膜污染防治列入科技重点支持项目,建立农田残膜污染防治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