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塑料 >> 行业动态 >> 正文
工程塑料智能化:第二次塑料革命
2013-5-6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工程塑料 塑料制品

    2011年,美、日科学家就提出了将智能化塑料作为新兴的高分子材料这一概念,指其能够感知和接受外部环境的信息如声、光、电、磁、酸碱度、温度、力等,并可根据环境变化自动改变自身形态。

    2011年4月,美国科学家首次发明了一种在光的作用下可自行修复的智能塑料。专家称这种神奇的材料不但能延长塑料的寿命,还能提高以塑料为原料的产品的持久性,例如常见的家居用品袋子、储物箱、内胎,甚至是十分昂贵的医疗设备。

    同年6月,在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中心,举行了第一届国际智能塑料会议。来自法国、德国、瑞士、荷兰和奥地利的50个公司参加了这次会议。专家们大胆地提出要将塑料与电子相结合的想法,例如设计不需要开关和按钮的仪表盘,具有灵活性的太阳能电池,或者是将医疗诊断系统与塑料技术相结合。

    专家们预言塑料智能化极有可能将这些梦想成为现实,并称塑料科技与机电一体化设计相结合,不仅能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同时还拥有巨大的市场潜能。

    英国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教授安德鲁·米尔斯也于同年研发出一款能辨认食物是否过期、食物新鲜程度的智能塑料袋。米尔斯在接受英国《每日邮报》采访时表示,如果肉、鱼和蔬菜等食物超过保质期或放置冰箱外过长时间,这种智能塑料包装袋就会改变颜色,提醒人们把密封的食物储存在冰箱中。米尔斯表示这一项目着重于将研究理念变成商业产品,并希望它能直接地对肉类和海鲜工业产生积极影响。

    智能塑料在医学界也同样能大显身手。早在2002年,美国和德国科学家研发出可自动打结的智能塑料线。这种智能塑料是由有形状记忆功能、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制成,具备自动打结的“智能”,并随着伤口愈合而自动“拆线”,在伤口缝合等医疗领域有潜在用途。

    工程塑料智能化

    就在西方发达国家将塑料智能化科研搞得如火如荼之时,工程塑料智能化在我国机械、交通、电子电气、通讯等领域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中国原材料工业研究所研究员田凯军表示,近年来塑料作为高分子材料中最重要的一种,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诸多工业材料中,塑料能够脱颖而出被选作智能化材料的载体,是因为其本身具有较好的可塑性、着色性和耐冲击性。“有的塑料可以加工得比钢铁还坚固。”赛迪智库原材料工业研究所研究员田凯军说。尤其是在机械领域,塑料机械是塑料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柱,而智能化是塑料机械发展的方向。

    每年全球塑料机械行业有一半的出口额来自欧洲。德国作为塑料机械行业的头号强国,制造技术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俄罗斯的塑料机械市场近年来也保持着强劲的上升发展势头,而我国塑料机械行业当前由于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低、行业集中度低等问题,短期内很难赶上国外塑料机械水平。

    在《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里,塑料机械自主创新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项目。随着我国塑料制品加工业的进一步成熟,对于塑料机械产业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到2015年,我国塑料机械行业将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开发一批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重点产品,提升一批具有特色和知名品牌的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实现塑料机械行业智能化的转变。

    田凯军认为,塑料智能化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是当前工程学科发展的前沿。虽然世界各国不断有新的智能材料产生,塑料智能化也得到我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但是从合作研发、创新,到实现商业化应用还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而且很大程度上,会先应用于高端的科技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步伐,争取走在世界科技创新的前沿。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liu)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