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太阳房在澳大利亚随处可见,由于长年曝晒,屋顶的透明塑料特别容易变黄,影响美观和采光效果。就在这两天,由华东理工大学华昌聚合物公司专门为解决澳大利亚太阳房“烦恼”的400公斤树脂样品,已从上海运抵澳大利亚,不出意外,10月就可以进行量产,每年将为澳大利亚提供500吨树脂新材料,澳大利亚的阳光房将彻底告别变黄的困扰。
从7月10日华昌公司与澳大利亚某新型建材公司首次接触,到产品研发、样品试制再到将中试样品送到客户手中,仅仅用了45天,这就是国内聚合物新材料行业领头羊的“华昌速度”,正是这种速度让华昌聚合物公司的销售额从13年前的1500万元,上升到去年的3.8亿元,一举坐上国内乙烯基酯树脂新材料的“头把交椅”。而这“华昌奇迹”的背后,离不开从“教书匠”华丽转身“商海悍将”的公司董事长刘坐镇教授的运筹帷幄。
刘坐镇说,13年前 “新材料+新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定位,开启了华昌公司的漫漫创业路;而3年前,上海市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号角”,则让华昌驶上了发展快车道。2008年,华昌公司将生产基地从居于华东理工大学校园一角,搬迁到上海化工区。在这里,巴斯夫、拜耳这些世界500强巨头与华昌这个小弟“抬头不见低头见”,无形中,华昌感到了巨大的紧迫感。原来光鲜的业绩在这些巨头随手掷出的成绩单面前“黯然无光”,友邻们动辄几百万吨的生产规模让华昌陷入了深思。如何在强手如林的化工区站稳脚跟?如何与世界巨头平等对话?
“危”则思变,“变”则有进,“进”则聚力,只有创新企业才有活力。刘坐镇亲自组织技术系统集成研究,成功解决了工程放大后生产过程中传质、传热、动量传递与聚合反应控制的难题。3年中,将新工厂原来年产1.5万吨防腐蚀树脂生产线,扩建成了年产6万吨大型风电叶片用高性能树脂、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用核纯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专用高性能树脂的生产线。由他领衔开发的700系列环氧乙烯基酯树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应用于化工防腐、新能源、高速铁路、轨道交通等领域,连续11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并批量出口东南亚、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北美洲、非洲等3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实现利税2.3亿元。如今,“MFE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已成为华昌的代名词,成为全球防腐蚀树脂三大品牌之一,国内市场占有率高居榜首。在市场打拼的20年,让刘坐镇感触最深的就是“产品要与客户对接”。比如,风机叶片树脂,由于发电环境不同,既要能耐北方的极寒、西北的风沙,还要能适应沿海的潮湿环境,因此,仅仅是风机叶片树脂,就要适应十几种不同环境的需求,这在实验室里是无法想象的。
“轻舟已过万重山”。最近,刘坐镇又在酝酿新的更大动作——建设碳纤维复合材料专用高性能树脂生产线,由华昌公司牵头,联合上海石化、上飞公司、华东理工、上海交大、东华大学六家团队,共同开展“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高性能环氧树脂及碳纤维预浸料的关键技术”重大科技攻关,将全面攻克适用于民航客机、汽车工业、电缆芯等领域的新材料技术研究。刘坐镇说,不久的将来,国产大飞机的机翼上也许会镶嵌上华昌的“树脂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