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橡胶 >> 企业动态 >> 正文
中策橡胶的转型之路
2012-9-27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中策橡胶 转型
    对于很多汽车驾驶员来说,除了油价,最关心的就是汽车轮胎了。

    仔细检查如今的轿车、面包车。你会发现,无论是奔驰、宝马,还是吉利、熊猫,几乎所有的轮胎都在“瘦身”,大部分家用汽车轮胎都只有钢圈和外胎。

    而现在,这股风潮已经蔓延到了重型车领域。 

    葛国荣是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他告诉记者,近十年来,中策一直致力于全钢无内轮胎的发展,尤其是最近两三年,中策都在忙同一件事情,调整生产结构,逐步实现“无内胎化”。

    “不光是我们公司,几乎所有国内的轮胎企业都想在这个市场上分一杯羹。”葛国荣说。 

曾经风光无限的轮胎行业即将面临大洗牌

   
陈亮住在下沙文汇苑,每天上午,他都能看到三三两两的中策橡胶的工友去上班,傍晚,工友们又哼着小调,踩着点下班。

    今年,中策橡胶的形势不错,用工友们的话来说,“手上活儿多,口袋里工资也不少。”

    不过,轮胎行业的大环境却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有一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中策橡胶子公司杭州朝阳橡胶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先宁说,“轮胎行业今年的形势并不太好,开工率达到100%的就只有我们一家企业,其他的橡胶轮胎企业开工大概在70%~80%之间。”

    这数字,意味着20%~30%的市场萎缩了。

    经济学上,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轮胎现象”。看一个地区的经济形势好不好,不用看别的,只要观察橡胶轮胎就行了。经济形势好了,商品不断流动,运输行业就会蓬勃发展。而运输业一蓬勃,对橡胶轮胎的需求量一定大增。

    “今年国内GDP增速放缓,这意味着物流量在下降,也意味着国内轮胎市场绝对不会再像前几年那样高速增长。”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教授王治平说。

    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赵伟这样分析:前两年,国内汽车销售爆发式增长,在行情好的时候,许多轮胎企业扩充产能。如今,我们把别的国家十几年的销售量都提前消化掉了。

    葛国荣分析:“轮胎行业正经历着一次洗牌。在国内,我们能叫上名号的轮胎企业有100多家。一些规模小、能耗大,污染大的企业肯定会慢慢被淘汰掉。” 

各家轮胎企业涌入“无内胎”市场

   
事实上,因为受4万亿元投资拉动,轮胎行业曾经在2009年无限风光,并且让当时的很多轮胎企业都赚到了钱。这直接刺激了生意人的投资热情,轮胎企业接踵而至。

    王先宁举了一个例子,“在山东的一个镇子里,开出了200多家的轮胎厂。虽然规模和产品不是很齐全,但大部分都是生产无内胎橡胶轮胎的。”

    葛国荣说,中策的无内胎轮胎也已经在一些桥车、面包车的上有所应用了。

    “未来的市场,几乎所有的中高端企业都要使用无内胎轮胎。我们现在着手在做的是全钢圈轮胎的无内胎化,也就是重型车上普及无内胎轮胎。”

    葛国荣透露,目前,中策的“无内胎”化已经达到了50%。未来的市场,无内轮胎肯定要逐步替代有内轮胎,我们现在着手做的就是在重型载重汽车上普及无内轮胎。

    除了中策,其他的轮胎企业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希望在新的市场上分一杯羹。 

    不久前,“三角轮胎”、“双钱轮胎”、“广州华南轮胎”、“贵州轮胎”、“佳通轮胎”、“河南风神”、“米其林”、“韩泰”等轮胎企业在云南、新疆专门进行了无内胎轮胎的“路试”活动。

    葛国荣说,甚至像印度那些发展比我国落后的轮胎企业也慢慢开始触及无内胎轮胎的领域了。

转型“无内胎化”的机遇已经来了

   
最近,最让王先宁激动的消息就是:延续三年的美国421轮胎特保措施9月底,即将到期了。 

    “虽然421条例还没到期,不过这两天,我们企业出口美国的轮胎定单已经明显多起来了。”王先宁很欣慰。但同时,他也表现出深深地忧虑,“公司在特保税取消之后,可能面对又一轮的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行动。”

    “标签法”就是一个例子。2012年11月1日欧盟轮胎标签法将正式实施。“标签法”通过对燃油消耗、湿滑路面抓地力等指标对轮胎的性能进行了分级。标签法对轮胎的最低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性能最佳的为A级,最差的为G级。达不到F级的轮胎不得在欧盟境内销售。

    葛国荣分析,“由于在国外销售的轮胎基本上都是无内胎轮胎,想要在国际上竞争,第一步就是实现无内胎化。” 

    事实上,在国外,无内胎化已经十分普及。但国内的无内胎化只有30%左右。

    “国内很多企业在无内胎轮胎的工艺水平上已经达到了技术要求。”葛国荣告诉记者,“国内企业实现无内胎化只差一个外部环境的机遇。”

    这个机遇,已经来了。

    “过去,运货车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常常会发生超载的情况。而严重的超载,会让无内胎轮胎的钢圈发生变形。这成为无内胎轮胎在国内无法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政府在管理上,对货运车的载重量卡得非常严格。这对于无内胎轮胎的发展是一次机会。”葛国荣说。

    政府对运货车载重量越来越规范的要求,为轮胎企业的“无内胎化”大开绿灯。

    “再用三、四年的时间,国内轮胎企业大部分将会实现无内胎化的转型。”葛国荣分析说。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