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特保”也没能让美国就业与企业得到好处。美国劳工统计局的官方数据显示,从就业方面看,首先看行业就业岗位数量,美国轮胎制造商本土雇佣劳工的数量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是51600人和51700人,而2009年的就业人数则为55000人。因此,实施特保之后,其就业人数并未增加,反而减少。
另外,从乘用车/轻卡轮胎的进口情况看,特保案出台后,中国大陆出口轮胎在2010年、2011年出现了23.6%、29.6%的下滑,而同期美国进口量持续增长,其2011年从加拿大、日本的进口量增长了30%、44%,从韩国、印尼、泰国、墨西哥的进口增长均超过100%,从中国台湾的进口量增幅甚至达到了285%,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轮胎价格平均高于中国大陆约25美元/条,所以特保案三年期间,美国消费者没有受益,真正的受益方是亚洲国家和墨西哥的出口商。
欧洲考验将到来
业内分析师认为,特保案到期后,出口美国轮胎利润可以上升至少5%-10%,美国市场订单也会因此而大大增加,预计在2013年它对美国的轮胎出口量会恢复到2008年的70%。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杨楠也认为,重拾价格优势将帮助中国轮胎产品拿回一部分失去的市场份额。
不过,杨楠强调,临近美国大选,在大选年出于党派政治利益考量,与中国的关系问题经常被推到风口浪尖,两党候选人通常为了迎合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实力、对选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工会组织等,挑选存有争议的产业向中国开炮。这种现象在今年的选举年中应该也不会避免。
就在9月17日,奥巴马政府已就中国对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出口商的补贴政策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争议解决磋商请求。
“政府将指控中国对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进行出口补贴,中国的补贴措施直接影响了美国俄亥俄州、密歇根州及中西部地区的工作机会,我们不能让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奥巴马称。
此外,另一个麻烦是,11月1日,作为中国轮胎出口第二大市场欧洲将正式实施标签法。即要求在欧盟销售轮胎必须加贴标签,标示出燃油效率、潮湿路面抓地力和道路噪声的等级,业内也称其为“绿色标签”。据了解,中国生产的一半轮胎都无法满足“绿色标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