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江西纺织五大产业获发展机遇
2012-5-2 来源:中国纺织报
关键词:纺织产业 发展机遇 江西

    针织产业以提高针织面料档次和针织服装设计含量为重点,鼓励引进和改造现有设备,进一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高针织服装研发能力,促进针织服装品牌化发展,提升针织产业核心竞争力。

    化纤产业以粘胶短纤和产业用纺织品为重点,依托现有重点企业,突出大项目,大力发展高性能纤维、差别化纤维、绿色环保纤维等新型纤维,努力开发各类适销对路的产业用纺织品,全面提升化纤行业的整体水平。

    特色家纺以苎麻、丝绸、棉纺系列家纺为重点,加强麻纺、丝绸和棉纺织产业间的技术协作,联合开发生产专用纱线原料、专用阔幅特种面料等产品,着力开发高档夏布、高档丝绸家纺产品,不断提高麻艺、丝绸家纺设计水平,积极推进特色家纺品牌建设进程,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赣产特色家纺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实施七项举措保障目标实现

    为保障“十二五”发展目标顺利实现,《规划》提出了七个方面的发展举措:

    一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做大纺织经济总量。按照“在承接中调整结构、在承接中壮大总量、在承接中提升竞争力”的总体思路,积极做好产业配套工作,高水平承接国内外纺织服装产业转移。

    二是积极培育自主品牌,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以服装、家纺等终端产品自主品牌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自主品牌建设工程。努力构建“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创品牌工作机制,努力营造培育品牌、经营品牌、争创品牌、使用品牌的良好氛围,做大做强“鸭鸭”、“回圆”、“深傲”、“绿冬丝科”、“恩达”等现有自主知名品牌,培育发展新兴品牌。

    三是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十二五”期间,全省纺织工业将重点实施亿元以上的投资项目200项,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

    四是着力推进自主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强化企业自主研究开发设计能力;引导企业探索使用新原料、新工艺,大力促进新型纱线、高档面料、产业用纺织品、功能性服装产品开发;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提高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纺织服装工业的应用,抓紧淘汰落后印染化纤产能;加大产学研联合推进力度,鼓励和引导品牌企业与江西服装学院、江西纺织规划设计院等科研院所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五是培育壮大产业基地,构筑优势竞争群体。引导共青城开放开发区、青山湖区、奉新县、南康市四大省级产业基地立足实际,发挥特色优势,进一步推进设计研发、人才培训、商贸展示等功能建设,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对基地骨干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精心培育“旗舰”企业,带动基地内配套企业共同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四大省级产业基地分别打造“共青羽绒服装”、“青山湖区针织服装”、“奉新纱线”、“南康西服西裤”区域品牌,推进基地产业升级。

    六是扶持发展专业市场,延伸完善纺织产业链。鼓励在南昌、九江两地选择有产业及市场基础的地点高起点建立集原辅料供应、流行趋势发布、品牌孵化及物流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一方面缩短本地纺织服装企业的采购链,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收集产业需求信息促进市场壮大,同时利用专业市场的辐射功能,延伸江西省纺织服装产业链,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健康发展。

    七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化纤、印染两个产业的节能管理力度,推进节能降耗;大力开展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棉纺织、化纤、印染三个行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生产源头减少废物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