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至4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所长张建春率领由所领导、研究室主任和科研骨干组成的考察团,对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东华大学、上海大学、江苏圣欧公司、江苏多威公司等单位进行考察。在相互交流和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军地双方在一系列项目上达成共识,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及项目合作协议,共同在科技创新、技术应用、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纺织行业在今年遇到许多不确定因素,总体形势并不乐观。其一,外销不振,使企业进入纯拿订单、返单难的时代,且中国纺织品出口被要求“摆脱廉价形象”。其二,国内市场需要扩大内需,而企业则要面对通胀压力,成本上涨和资金匮乏等不利因素,这就导致企业很难沿着技术阶梯爬升。换句话说,行业与企业的转型难以实现无缝对接,新兴产业和商业模式的出现需要产业结构的衍生和升级,但这需要时间和机会。
重要的是目标明确
上海大学教授周哲玮在与总后科研人员交流后指出,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在科研实践中存在着凭兴趣做课题,研究周期长的倾向,其原因在于项目的工程目标不明确。如果像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那样有明确的工程目标、技术指标和时间要求,可以促动大学的创新潜力,促进科研工作效率。
张建春认为,围绕工程化目标进行基础理论研究是高校的长项,也是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与高校合作的内在动力。军地科研合作能促进对科研工作进行类似“工效”的评判和管理,因为只有制定实现产业化的目标,才能同时满足市场需求、生产规模、质量标准和技术进步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
举例来说,我国碳纤维生产能力达万吨,但是真正达到T700标准的寥寥无几,大量T200/T300标准的碳纤维市场在哪里?目前大家都在做自行车、钓鱼竿、三脚架、高尔夫球杆,而这些需求每年耗材不过千吨左右。另外,从碳纤维的生产来看,只有连续化的生产才能使产品质量稳定,开开停停的现状不仅影响产品档次,也增加了生产成本,产品出路的狭窄更是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野战炊事帐篷的单个重量为120千克,需要4个人同时操作才能移动和拆装。如果利用碳纤维材料,仅骨架部分就可以减轻30千克以上,若组装箱体改用碳纤维材料,篷布部分采用轻质功能材料,那么,一个野战炊事帐篷的总重量可以控制在70千克以内,仅需要2个人就能拆装移动,这对于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及提高机动性都意义重大。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项目合作方先要共同完成降低成本、提高纤维质量的工作。
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
此次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与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东华大学、上海大学都对碳纤维项目进行了技术交流,并相互承诺进行战略合作。记者就为什么要同时与多家单位就一类项目进行合作请教了张建春。
张建春表示,第一,三家单位在碳纤维研究方面渊源深厚;第二,三个单位在碳纤维研究方面各有擅长,例如,上海大学在高端碳碳复合材料方面、上海纺科院在异型碳碳复合材料方面、东华大学在低成本碳纤维生产上方面各自具备优势;第三,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关注的是实际应用,不仅有明确的战术指标,还有明确的时间表,只有集国内优秀人才和一流成果于一体才能实现目标。
目前很少有纺织企业就一个项目同时与多个大学合作,这客观造成承担项目的科研人员没有竞争压力。当然,与多家合作可能在初期费用较高,但最终总成本不会增加很多。而从获得的效益,节约的时间来看,合作方都能实现最大的 收益。
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主管科研的副所长司亚强认为,科研工作的最大风险是没有竞争机制。科研成果是用数据来说话的,好的方案往往是竞争对手的优势互补形成的,正确理解和处理竞争与合作是科研管理的基本内容。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面向全军的军需被装上的应用研究,深感人力资源的不足,因此实行与地方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势在必行。
资源整合搭建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