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材料,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都离不开塑料的身影。但是,当塑料出现在食品中时,就有点让人无可奈何了。近日,各大品牌的食品频频曝出“塑料门”。
11月29日,付先生在雨湖区一家超市购买了两支火腿肠,单价14.9元。付先生拆开包装,发现与平时购买的带肠衣的火腿肠并无两样。然而在蒸熟食用时,付先生觉得“肠衣”很难嚼,吃起来很不舒服。他很担心这种火腿肠有问题,就带着实物及超市购物小票到雨湖工商分局民主路工商所投诉。通过仔细观察,民主路工商所执法人员发现,付先生说的这层咬不烂的膜实际是塑料。
11月30日,惠民县王女士在惠民县城一家超市购买了一包奥利奥原味夹心饼干,12月1日下午王女士打开饼干,当吃到第二块的时候,被饼干内一异物卡到喉咙。王女士在同事的陪同下来到一家诊所,但是诊所大夫没办法将异物取出,随后王女士又到滨州市中心医院,才把异物取出。“卡在喉咙里的是一根“鱼刺”状的细长塑料异物,有两厘米长。当天下午,我又找到超市,超市赔偿了我医药费和误工费共计100元。”王女士告诉记者。
近日,上海的张先生发现,在自己常买的光明优倍牛奶加热后,放置一会儿就出现一层薄薄的牛奶衣,但并不是常见的粘稠状牛奶,而是非常坚韧,犹如一张塑料片,这让张先生十分担心,优倍牛奶是否含有不合理的添加剂。记者致电上海光明乳业客服,接线员在了解张先生反映的情况后,认为应该是加热时间过长。但记者追问到底为何会产生这种情况时,客服人员表示将由负责人做进一步的联系。
食品安全体现的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生产或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造成损害的一种担保,这种担保是无须说明也不能附加条件的。所谓“民以食为天”,消费者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和关注应该高于其他商品。因而,我们希望食品安全得到更多的保障,希望塑料能呆在该呆的位置,切实保障人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