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研究员王竹天介绍:“近年来,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加强了对食品包装材料的监管,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将使中国的食品包装材料,特别是塑料包装材料安全性的管理步入更加科学合理的轨道,为保障食品安全作出了贡献。”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包装、科技法规部主任张沪秋表示:“国际上对于食品包装材料法规体系的建设过程,迄今为止,美国已经有60年的历史,欧盟已经有10年,而中国仅仅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就完成《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的修订,将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添加剂种类由原来的几十种扩大到近千种,并在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了3000多种食品包装用树脂和添加剂的清理工作,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据了解,尽管我国在食品包装材料管理上开展了大量工作,但食品包装材料标准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产品标准交叉重复、标准缺失、标龄太长,卫生标准与质量标准和行业标准相矛盾等问题突出。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顾振华表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标准多部门管理,造成了有些产品标准重复,而有的产品又没有标准,有的标准相互矛盾,或是检测方法不一致、不统一;二是企业对于卫生规范标准不重视,没有认真遵照执行。
“事实上,我国的食品包装材料标准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标准的重复和缺失都不能很好地满足行业发展和市场监管的需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一部副主任樊永祥表示。他告诉记者,我国的食品包装材料标准共计369项。其中,横向标准5项,产品标准277项,检测方法标准68项,规范19项。
樊永祥介绍说,食品包装材料标准的清理整顿工作势在必行。在继食品包装材料的清理工作完成后,今年10月,卫生部出台了标准清理方案,要对现行的三四百个食品包装材料标准进行梳理,清理工作将于今年底全面启动,明年年底完成。之后,我国将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花3~5年的时间对标准进行整合修订,最终形成唯一一套强制性食品相关产品的标准,配合行业各类推荐性的产品质量标准,建立起一套以安全为中心、以质量要求为辅助和补充的科学完整的标准体系。目前三项基础标准正在制定,包括食品包装材料生产卫生规范、食品包装材料迁移试验通用要求、食品包装材料的浸泡试验方法通则。
樊永祥表示,食品包装材料标准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清理工作只是一个开始,之后的标准整合工作任务更为艰巨。
张沪秋表示,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涉及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包括化学品制造商、材料制造商、包装制造商和食品生产商。要确保包装产品的安全与合规,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要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上下游的沟通、交流、合作也显得十分必要。
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产业政策促进委员会食品安全分委会也提出,行业和企业与政府、产业链上供应商与生产商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十分重要。他们建议,要尽快建立新的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标准框架,逐步修订现有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标准,推进供应链层面的上下游之间提供食品接触材料的合规性声明,鼓励整个行业通过新的食品相关产品行政审批程序申请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