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车企承压
由于国内本土汽车零部件厂家在利润更高的高端产品领域缺乏竞争力,当车市出现需求波动时,经营业绩直接受影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不久前指出,在经济放缓、消费萎缩、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外资零部件企业在保持原有高端产品市场的同时,也在积极开发低成本的产品,不断向中低端市场扩张,因此矛盾就更突出地暴露出来。从今年前三季度营收排名前20家的汽车零部件上市企业财务数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20家企业中,多数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增长,但其整体营收和净利润却均出现下滑。20家企业的营收同比下滑3.7%至1688.55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近两成(19.4%)至96.49亿元;平均净利率为5.7%,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国内零部件企业并没有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井喷而一起取得长足的进步,其关键原因是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不重视技术力量的投入,许多企业把汽车相关技术的发展看得过于简单、容易,这其实也是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在认识上的误区。”董建平称。与传统零部件不同,电子类零部件的仿制难度较高,很多关键的技术一直受到外国企业的控制。随着竞争的加剧,中国的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如何实现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是中国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所普遍面临的难题。
现在,国内有实力的本土零部件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希望在欧美一些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面临资金困境的时候,出手并购,比如不久前万向集团拟收购美国A123公司。虽然最终并没有如愿以偿,但起码已经意识到走出去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对此,董建平建议国内零部件企业,去国外投资应该选择成长性比较好的企业进行合作,方式是多样的,可以参股、控股和购买整个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