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复合材料 >> 政策法规 >> 正文
准入新规为玻璃纤维行业注入正能量
2012-10-18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玻璃纤维 复合材料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玻璃纤维行业准入条件(2012年修订)》和《玻璃纤维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前者全面提高了企业布局、工艺装备、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门槛,并增加了产品质量方面的准入要求;后者则规定,对于不能满足准入条件的企业可能被撤销生产资格,一旦被撤销资格最快要一年后才能重新提出准入申请。

    前瞻产业研究院玻璃纤维行业研究员宋桢雨认为,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引进和研发新技术,能有效遏制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防止出现产能过剩及低价恶性竞争局面,有利于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未来,随着世界工业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玻纤产业生产技术发展和应用不断扩大。国内玻纤企业应该把握机遇,通过做好产业升级来强化国际竞争力。

    国内玻纤需求提升

    玻璃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原材料,由于具有耐高温、抗腐蚀、强度高、比重轻、吸湿低、延伸小、电绝缘及性价比高等诸多优越特性,因此广泛用作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目前,在全球复合材料工业领域,玻璃纤维使用量占增强材料总用量的98.80%。

    我国玻纤工业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玻纤产量占世界从2000年的不到一成提高到2010年的54%,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玻纤生产国。2011年,我国生产玻璃纤维纱31万吨,同比增长15.28%。不过,我国玻纤行业发展过于倚重出口,国内玻纤企业对出口的依存度接近50%。国内下游产业消费不足,玻纤制品和玻纤增强复合产业,相对于玻纤产量过于弱小。

    前瞻产业研究院玻璃纤维行业研究员宋桢雨指出,一个国际化的产业应该是平衡发展的,对于制约利润增长的不利因素应有适当的防备措施。在成为国际化的生产平台的道路上,中国玻纤行业如果无视国内需求,一味追求出口利润,很有可能被当成是低成本的生产基地,而失去对产品价格的控制力,不利于经济发展。与此同时,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贸易保护呈愈演愈烈之势,欧盟、印度、土耳其等国先后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玻璃纤维征收反倾销税,导致我国玻璃纤维在其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对我国玻纤行业的出口形成阻碍。 2010年11月,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公布了《玻璃纤维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玻璃纤维需求将不断提高。全行业要努力满足国内需求,减少出口比例,促进国内玻纤复合材料制品发展。

    目前我国玻纤的普及程度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以管道应用为例,欧盟50%以上的管道是采用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做的管道,在日本这个比例也超过30%,而在中国的应用才刚刚起步。从人均消费量来看,发达国家人均玻纤年消费量达3-6公斤,而我国人均玻纤年消费量仅为0.6公斤,未来国内市场提升潜力巨大。

    此外,与国际相比,中国玻纤产品品种规格少,应用范围窄,品种规格不足千种,应用只有近4000种,这两个数字只是国际上的1/10左右。这说明我国的玻纤产业还存在着大量的市场空间未被挖掘,尤其是在一些应用领域里,许多细分市场甚至根本未被开发。

    前瞻产业研究院玻璃纤维研究小组分析认为,随着国家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和实施,包括飞机、火车、汽车、船舶在内的交通运输业将成为我国玻纤需求增速较快的领域,其中,轨道交通、高铁枕木需求最为旺盛;建筑等领域的玻纤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而玻纤产品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应用也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新的亮点。

    据预计,今明两年国内市场的玻纤纱需求增速分别为17.7%、18.1%;全球的玻纤纱需求增速分别为8.3%、9.9%。随着国内需求的持续增长,将有望逐步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新规促进产业升级

    在我国玻纤市场,国内最大的三家玻纤企业占据着近70%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但相对于国内现有玻纤产能而言,其下游玻纤制品和玻璃钢产业的发展则过于弱小,且以中小企业和低端产品为主。随着国家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不断显现,物价上涨因素逐步稳定,玻纤企业营业成本上涨趋缓,但仍受招工困难、人民币升值、资金紧张以及阶梯电价、天然气改革等多方面影响,企业利润必然受到影响,企业扩大出口的能力下降,国内很多企业存在出口产品多赢利水平却不能提高的尴尬局面。宋桢雨认为,纵观玻纤行业2006年以来的发展趋势,全行业赢利水平自2011年达到巅峰后今年开始呈下降趋势,调整产品结构已迫在眉睫,全行业大洗牌的局面必将出现,淘汰落后产能势在必行。现阶段,行业急需引进和研发新技术,建立品牌保障,完善产业链,力争全行业经过产品结构调整涌现出几家有影响力的企业,从而大幅提升我国玻纤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

    近几年,随着新兴行业的不断兴起,轻质量、高性能的玻纤复合材料越来越多地替代传统材料。满足特定功能的高性能玻纤与玻纤复合材料发展迅猛,应用范围也从传统的建筑、电子、交通、汽车等扩大到风电、环境工程、海洋工程等新兴领域。因此,发展下游高端的玻纤制品与复合材料,将能够给玻纤企业带来更好的成长空间。与此同时,在低碳经济时代,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是工业生产型企业的重点工作。目前代铂炉、坩埚拉丝等落后产能正被逐渐淘汰,以大中型池窑的电助熔和纯氧燃烧技术为代表的节能技术能使池窑熔化率提高一倍,将成为未来的发展主流。不过,当前国内玻纤企业的节能生产技术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虽然国内代铂炉、坩埚拉丝等玻纤生产技术正逐渐被淘汰,转而采用纯氧燃烧和电助熔等技术来降低单位能耗。但此技术国外早已全面应用,并开始用更先进的顶部纯氧燃烧、潜底燃烧溶化和等离子火炬溶化等新技术来代替,节能成效更加明显。

    前瞻产业研究院玻璃纤维研究员宋桢雨表示,《玻璃纤维行业准入条件(2012年修订)》对推动技术进步、淘汰落后、节能减排、兼并重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还能规范和引导行业投资行为,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也有利于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未来,随着世界工业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玻纤产业生产技术发展和应用不断扩大。企业应该把握机遇,从纱、布、套管、膜材、滤材、绳等深加工制品中去开发、去提升,通过做好产业升级来强化国际竞争力。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Hou)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