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塑料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出台废塑进口新规 废塑企业面临新考验
2012-10-10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废塑料加工 利用 污染 防治 管理规定

  英国包装和薄膜协会的首席执行长巴里•特纳说,中国相关政府部门正在讨论的措施将会对未清洗的消费废品和未清洗废纸中的废塑料的进口产生限制。如果这一规定落实下来的话,将会给英国的废弃物处理部门带来巨大负担。考虑到目前的基础设施,废弃物根本无法处理。
  
  “作为回收行业,我们致力于废弃物回收。但这需要十年的时间才能达到45%的再生指标,而政府希望我们在一半的时间内就能实现57%的再生率。”巴里•特纳说。
  
  巴里•特纳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
  
  中国废塑料进口高速增长

  
  中国作为进口废物大国,进口废塑料的加工利用企业数量最多,全国近1600家,超过全部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一半,全部企业有3000多家。进口数量居第二,占年进口固体废物总量的25%左右,每年800万吨左右。2011年有1579家进口废塑料企业,占全部进口废物利用企业54.21%。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塑料制品生产国。随着国内经济迅速发展,对塑料制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塑料工业已经发展成为门类齐全,产业链条完整的重要轻工行业,近几年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1。良好的发展势头带来旺盛的原料需求,然而国内塑料原料生产能力尚不能满足生产消费的需要。废塑料在经过处理后,仍能保持相当好的加工性能和物化指标,可以作为塑料加工原料而再次使用。因此,在国内塑料需求量高速增长而供应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废塑料作为替代品的作用日益加强。塑料需求的增加带动了近期废塑料进口的增加。
  
  同时,油价高企使废塑料价格优势凸显。今年以来国际局势动荡导致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作为石油提炼下游产品的塑料原料的价格自然跟着大幅上涨。而与此同时,进口废塑料的价格却相对较为稳定。以废塑料为原料生产再生塑料,比使用石油的成本要低得多,致使废塑料的进口量不断增加。
  
  废塑料行业问题丛生
  
  废塑料回收也存在着相当大环保安全问题。由于目前国内塑料再生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废塑料回收及再生利用企业普遍多为中小型个体企业,存在技术水平低、回收渠道散乱、环保措施不完善等问题。有些企业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忽视环保,以廉价设备和廉价劳动力对废塑料作简单的初级处理,产生大量废水废渣。虽然回收了资源,却又污染了环境。
  
  由于我国回收体系不完善,在国内很难找到大量稳定的废塑料供应,企业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然而我国进口废物原料各种类之间的质量水平差别较大。2010年检出的261批环保项目不合格的进口废物原料中,涉及废塑料137批,占环52.5%,超过其他所有品种的总和。因此要警惕不合格塑料的进口,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国内相关行业的冲击,同时有效保障国内环境安全。
  
  就此,中国废塑料协会的王旺秘书长指出,目前中国废塑料行业面临着六大问题:进口废塑料污染环境问题遭受普遍性质疑(走私洋垃圾的误读);废塑料进口许可证倒卖;进口废塑料转手倒卖;企业面临进口动荡与生存难题;行业违法成本很低、守法成本很高;“高进入门槛、大规模投资、大环保投入、高技术含量、技工贸一体”的产业模式尚未形成。
  
  《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出台
  
  为加强废塑料加工利用的污染防治,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障环境安全,促进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日前联合制定《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自2012年10月1日起执行。
  
  《规定》要求,进口废塑料加工利用企业应当符合《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以及环境保护部关于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和废塑料环境保护管理相关规定:禁止进口未经清洗的使用过的废塑料。禁止将进口的废塑料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进口许可证载明的利用企业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包括将进口废塑料委托给其他企业代为清洗。进口废塑料分拣或加工利用过程产生的残余废塑料应当进行无害化利用或者处置;禁止将上述残余废塑料未经清洗处理直接出售。进口废纸加工利用企业应当对进口废纸中的废塑料进行无害化利用或者处置;禁止将进口废纸中的废塑料,未经清洗处理直接出售。
  
  无疑,这一系列规定反应了国家对废塑料行业整治力度之大。这些规定将对我国废塑料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第一,这就要求从事废塑料加工的企业应具有更环保的处理设备,将加重塑料企业的成本支出,大型企业将更加容易得到政策支持,将挤压小企业生存空间;第二,部分污染严重的小商户将退出市场,从业人员将减少;第三,废塑料再生产业园将发挥作用,将代替传统的废塑料市场;第四,进口废塑料的减少将抬升塑料价格,另外塑料加工企业成本增加也将促使再生塑料价格上升。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liu)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