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欧盟、日本作为中国最主要三个出口市场,中国纺织品和服装的份额都在下跌。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纺织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是38.88%,比2010年下降2.36个百分点。而对欧盟27国的出口比重,也比2011年同期下降了1.81个百分点。
相应的,纺织品方面增加的是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服装方面增加的是土耳其、孟加拉、印度。不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指出,不要怕其他国家所提到的增长,这种增长并没有使他们的份额和中国处在同样的水平上。从服装来说,中国当之无愧排在第一位。
孙瑞哲表示,“现在外部把南亚、东南亚国家讲得很厉害,恨不得要取代中国。我认为在10–20年的时间里这绝非是轻而易举的事儿。就是这种产业的基数,还有中国产业的配套,绝非它们能够超过的。也就是说虽然面临现实的困难,但是只要把这些困难分析透,把自己的发展之路找清楚,我们可以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办法。”
“未来增速有可能放缓,但这并不意味着黄金期的结束。”高勇表示,入世十年来,中国真正具有了纺织大国的地位。而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纺织由大变强的真正“黄金期”。
深挖内需
尽管在产业层面,中国纺织的对外出口将依旧保持强势。但对于企业个体而言,转战国内市场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商务部副部长钟山2011年12月13日表示,2011年以来我国出口占主要贸易伙伴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纺织服装、玩具、家具、箱包等在欧美市场份额下降明显。数据显示,2003年,纺织工业的出口依存度是34%,2010年已经降到18.3%。
东莞一家服装加工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国内劳动力、原材料、融资成本的上升,外商将简单款式衣服的订单转移至印度、孟加拉等国生产。2011年前10个月,公司销售总额同比下降30%至40%。
2012年的外贸形势还会更加严峻,这已经成为业内一致的判断。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报告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外部需求下降与成本上升叠加在一起,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经营困境日益凸显。预计2011年四季度以及2012年的对外贸易增速都将继续回落。
新光针织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由于外商将一部分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为了养活工人,2010年开始,该公司开始做内销,国内外双线发展分散风险。
孙瑞哲表示,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潜在需求,为我们中国的纺织工业带来下一步的机会。
这也意味着很大一部分企业将从订单生产转型品牌经营。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的服装业90%都是民营企业,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并且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小企业资金少,很难有足够的资金去保障一个品牌长期的大范围的维护。一些短期行为比如贴牌赚取利润,也只是一个阶段局部的特点。
“中国市场最大的特点是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消费层次的多元化,这使一些品牌即使手法单一、系统缺失,也能支撑几年甚至几十年。但随着中国服装品牌的整体提升,消费者、消费市场也随之提升。大浪淘沙之下,服装品牌的生存空间逐渐变化,优势逐步集中。”上述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