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滤材项目本身具有一定的潜力价值,但在完全走向市场并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进程中,中材科技是如何克服产品定位、渠道选择、品牌建设等重重困难,破解这些制约高科技创新企业生存和跨越式发展瓶颈的呢?
对中材科技而言,唱好滤材产业发展“三部曲”:特色、品质、服务,他们独具优势。从拉丝、纺织、针刺、表面处理、滤袋缝制、膜制造,到专注过滤材料产业化,成为粉尘过滤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他们通过产业链建设,形成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求得技术、经济最佳效果。这种区别于对标企业的全产业链模式,成就了中材科技滤材产业的飞速扩张。
自主创新,追求高精品质
在中材科技滤材基地的PTFE(聚四氟乙烯)膜制造现场,记者看到,PTFE由粉料经过拉伸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变成了厚薄均匀、卷装平整的立体网状结构的PTFE薄膜。据公司技术人员介绍,这一复杂可控的生产程序是滤料生产的最尖端环节,也是国外知名品牌产品的关键技术所在。玻纤一化纤复合针刺毡覆膜滤料复合工艺就是由中材科技世界首创。
从0.24毫米玻纤圆筒过滤布、平幅缝接玻纤过滤布、玻纤膨体纱过滤布到玻纤针刺毡滤材,中材科技先后研制成功四代玻纤表面处理和配方工艺,又用10年时间,突破了覆膜滤料生产首项核心技术——玻纤基布制造技术,攻克了玻纤覆膜技术研发难关。
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促使中材科技滤材事业部把利润增长点投向升级换代产品的研发中。中材科技又先后研发成功PTFE滤膜制备工艺与技术、高平整度玻纤纺织技术、滤膜玻纤复合技术、宽幅表面处理技术、玻纤复合针刺毡技术等成套产业化生产技术,投资1亿元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年产400万平方米的玻纤覆膜滤料生产线,具备了膨化微孔聚四氟乙烯滤膜制备、高温热融覆膜在内的成套玻璃纤维覆膜滤料生产能力,实现了可满足工业用多种除尘工艺条件需要的玻纤涂覆聚四氟乙烯覆膜滤材及玻纤、特种化纤混合针刺毡滤材的批量生产,且综合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准。
中材科技副总裁、南京玻纤院院长赵谦坦言:“中材科技滤材事业部前身是南京玻纤院第七研究所,是我国高温过滤材料技术的发源地;国家认定的科技创新中心,南玻院在全国工业体系的400多家科研院所里排名第二十八位,自主研发的池窑拉丝装备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因此,无论是滤料生产环节涉及的原料、制造技术水平,还是装备水平,我们都具备雄厚的科技储备和支撑。”
果然,凭借自主知识产权的织物设计、PTFE膜材制造、基材化学处理、热熔覆膜四大核心技术,以及自主研发的先进创新集成装备,中材科技的覆膜滤料产品很快打破了国外大公司垄断,在水泥、炭黑等行业获得高度认可。其高温滤料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榜首,国内已有150余条干法水泥生产线应用,除中材集团内部水泥业务板块外,已成功取得冀东水泥、山水水泥、华新水泥、天瑞集团等规模企业合同供应商资格。在国外,伊拉克、哈萨克斯坦、日本、巴西、哥伦比亚等水泥、电力、垃圾焚烧项目中,均可见到打有SINOMA标记的滤材产品。
在全球普遍重视知识产权的背景下,中材科技在滤材产业领先技术上的核心专利,成为其国际化进程和市场拓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