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负责人认为,首先对大仪网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完全一致。大仪网建设的重要性已在科技系统形成了共识,认识逐渐加深,但其他部门思想认识上并没有到位。推进这项工作,不是靠一个科技部门能够单独组织和实施的,需要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和配合才能做好工作。
其次,资源聚集和整合的难度相当大,长期以来,因为本地科技基础条件基础薄弱、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造成重复建设、效率不高,公共财政投入形成的科技资源被部门、机构,甚至个人占有,在使用上互相保守、封闭,合作精神欠缺,极大地削弱了本地的科技创新能力。大仪网在建设和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与现行体制发生程度不同的摩擦、碰撞和矛盾,表现在资源主体(提供者)不主动、不积极不愿意开放,工作的社会化程度推进不够,机制不灵活。
再次,大仪网发挥的作用和效益远远不够,大仪网的建设和整合并不是最终目标,最终是要运行服务,为创新提供支撑。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更新、完善与开发,才能更好地起到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共享范围还不够宽,仍有很多企业对仪器共享还不够了解,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发挥作用和效益还远远不够。
94个平台未能物尽其用
在大仪网不断建设和完善的同时,一大批与大仪网类似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正以雨后春笋的速度不断地涌现。截止到2010年,江苏省新增了6家省级公共服务平台,10家市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省市公共服务平台总数已经达到了94家。
这些服务平台的种类也涉及多个方面:既包括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也有公益研究与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还有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同时这些平台在不同服务领域的搭建也不是一家独大,而是遍地开花:在江苏省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之中,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有33家,公益研究与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有37家,科技中介服务平台有9家,真正做到了各有侧重,面面俱到。
针对这些服务平台,南京市科技局也参照《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出台了《南京市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为了加强对这些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管理,《办法》中一些规定听上去也颇为严格,比如第六章第十八条“验收和考评”规定:南京市科委将对已建和新建并通过验收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实行动态管理,每三年进行一次绩效考核评估,对评估优秀的给予滚动支持,对评估不合格的责成限期整改,连续两次评估不合格的将予以摘牌。
据相关人士透露,这项规定的出台变相地反映了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平台并没有完全发挥作用,这些平台有的由政府出资建设,但主要还是由承办单位负责,有的平台提供的服务无人问津,同时也有一些平台本身的服务量较多,缺乏足够的能力和资源去提供更多的服务。
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平台服务的展开遇到瓶颈存在着主客观的问题:主观方面包括一些科技型的企业还是更倾向于自主创业,所以遇到问题的时候,它们更愿意选择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解决;客观方面就是有时平台服务标准不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企业也不易控制。
另外,大部分平台与企业有距离,并不能零距离服务。比如说,有的平台在高校,但是企业在园区,这样利用的难度就比较大。所以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实施也是希望在将来更多地提高平台和企业之间合作的契合度,鼓励高利用率和服务性较强的平台,整改或是摘牌不合格、效率低下的服务平台,同时也解决现在存在的园区产业聚集度不高、产业分散的问题,通过在园区搭建专业平台,形成产业聚集,真正的让平台发挥充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