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竞争打破寡头垄断后,中国能否掀起一场能源革命?
财经国家周刊报道 铁板一块的油气垄断格局,悄然打开了一条小缝。
6月27日,国土资源部举行了建部以来首次油气探矿权公开招标,6家企业对总计1.1万平方公里的四个页岩气区块举行了公开竞标。
在传统的油气四大家之外,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联煤层气”)等两家“新面孔”企业入围。
“作为探索油气矿权管理模式的新尝试,未来会邀请更多的企业参与竞标,符合条件、有一定实力的民营企业也包括在内。‘十二五’期间,非常规油气开发的一个思路,是要逐步放开,引入更多的竞争主体。”国土资源部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在美国,中小企业为主的“百团大战”模式让页岩气开发迅速崛起;在中国,开放竞争之后,页岩气会否也掀起一场能源革命?
谨慎的第一步
页岩气开发公开招标的风声,早在2010年上半年就在业内广为流传。
原计划去年底启动的项目招标,实际招标时间却一推再推。业内人士普遍猜测,这可能是因为要向民营开放,事关重大。
2011年6月27日,招标终于启动。与此前业界的热烈预期相反,招标活动进行得相当低调。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油矿管理局、中联煤层气、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在小范围内展开了角逐。
本次招标出让的页岩气区块有4个,主要位于贵州、重庆等西南地区,分别为渝黔南川页岩气勘查、贵州绥阳页岩气勘查、贵州凤冈页岩气勘查、渝黔湘秀山页岩气勘查,全部面积约为1.1万平方公里。
“参标的企业资质有严格限制,按照现行的油气矿业权管理制度,仅仅有少数几家企业拥有矿业权。这一次虽然名为招标,实为邀标,入围的6家企业都是受到了国土资源部的邀请后参与投标。”中石油内部人士透露。
“这实际是围标,小部分竞争者在小范围内进行分配,竞标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中国基金论坛秘书长、石油商会副会长崔新生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竞标的形式是在进步。如果说仅靠这一步就打破了石油行业的垄断还不现实,只能是一步步往前走。”
前述中石油内部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企业投标后进入专家评审阶段,预计招标结果将在7月公布。
竞标的6家企业,在油气开发领域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巨头,很早就在页岩气领域有所布局;中联煤层气、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两家属于专业开采煤层气的公司,因为煤层气开发和页岩气开发技术类似,两家也具备有一定的竞争力。
虽然最终结果还未公布,但公开招标的摸索,却是迈出了打破垄断、多元竞争的第一步:与煤矿、铁矿、金矿等矿权管理模式不同,油气矿业权一直采取国家一级管理,矿权为少数几家企业所垄断。本次招标,首开油气矿业权竞争性出让的先河。
此前传言的新疆广汇集团、振华石油、中化集团等公司并没有出现在竞标者行列中;但却增加了中联煤层气、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两家新面孔。尤其后者是一家地方性国企,其入围让更多的地方企业看到了希望。
记者获悉,本年度国土资源部还将进行新一轮的竞标,预计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届时类似于新疆广汇这样的企业可能将有入围机会。
本次招标中,新疆广汇没有收到国土资源部的邀请。该公司官网消息称,公司已将页岩气纳入了企业战略规划,并在积极准备以独立身份参加今后举行的竞标活动。
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设想,先期先让石油央企打头阵,随后放开的范围逐步扩大,甚至可能容许外企参与。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得到的最新消息显示,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已制定完毕,并上报国务院。在该规划中,鼓励市场竞争、引入更多的市场竞争主体列入了页岩气开发思路之中。同时,页岩气的财政补贴政策也已经上报财政部,等待最后的批准。
“据我们了解,页岩气的补贴政策可能会参照煤层气,目前基本已经确定。煤层气是每立方米补贴两毛钱,这个幅度用在页岩气上也还可以,国家财政也不可能补贴太多。”前述中石油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民企之困
目前,民营企业和地方国企正力图抓住机会,以非常规油气开发为切口,进入垄断严重、利润丰厚的油气开发领域。
根据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和中国地质大学的联合研究成果,川渝地区不少地方,都有形成大规模页岩气的可能,储量潜力有可能超过常规天然气。
坐享地利的四川省2011年2月成立了四川能源投资集团(下称“四川能投”),注册资本80亿元。随后,四川能投与民营企业宏华集团(00196.HK)合作,成立了开发页岩气的专业公司。宏华集团在港交所上市,其下属的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以收入和销售量计,为世界第二大陆地钻机制造商。
“民营企业进入的意愿很强烈,公开招标为他们的进入提供了一个可能。但是,民资如何才能有效进入?跟煤层气一样,页岩气也存在矿权的分割和争端问题,民营企业很难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参与竞争,有探矿权的都是国企。”崔新生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四川能投和宏华集团的合资公司甫一成立,就面临这个难题。在四川地区,中石油、中石化登记的油气勘探区块已经全部覆盖。四川能投和宏华集团如果想开展业务,首先就面临着与央企巨头的争端和纠纷。而目前页岩气还不是一个独立矿种,四川能投和宏华集团探矿权都拿不到。
在中石油煤层气公司总地质师李景明看来,这几年页岩气开发“炒得比较火”,民营企业对风险认识明显不足。
“这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产业,没钱根本做不了。一口水平井就得2000万,打5口井一个亿就没了;即使是打了井,也不一定有气,几千万甚至几亿的资金就打了水漂。做不好,很可能一下子就栽了进去。”李景明发出警告。
目前页岩气开发的效益并不见好,大多数企业都在前期投入和试验阶段。目前,中石油有数块试验区,但仅四川石油管理局打下的井有日产过万立方的产量,基本能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
“国内页岩气开发整体水平,离真正的商业化还很远。民营企业都想一窝蜂进去,投资回报能保证吗?”李景明反问。
期待能源革命
在美国,页岩气的成功大规模开发,成了能源领域的一场革命。
2006年,美国页岩气产量为当年天然气总产量的1%;2010年该比例跃升至17%,超过1000亿立方米。5年间,美国页岩气产量增长近20倍。美国由此不仅能实现天然气自给,更成为天然气出口国,超过俄罗斯跃升为全球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
美国的成功,在于中小企业为开发主体的充分竞争。中小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加快创新,而技术创新在短时间内转化为生产能力,最终促成了美国天然气行业的大发展。当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大企业出马收购,最终实现产业的集中和联合。
中国页岩气开发新思路,明显受到了美国模式的启发。在垄断破冰、引入竞争之后,中国的能源市场是否也会引爆一场页岩气革命?
“技术不足,是中国页岩气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页岩气已经发展很多年了,为什么不能商业化运行?主要是技术不够成熟、成本过高,这决定了页岩气的实际利用价值。”崔新生认为。
在引进民营企业后,技术短板问题也并不能得到解决。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在国内具备勘探开发技术条件的中小企业几乎没有。在逐步开放矿权之后,民营企业这支活力无限的生力军,如何能够迅速发挥出优势?
目前来看,鼓励民营资本与国企、外企的技术合作,是下一步的关键。以资源换技术,这是中国页岩气开发能够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的一条捷径。
来自于国土资源部内部专家的设想是,可以鼓励民企直接邀请外企前来承担勘探开发调查的具体工作。
在政府层面,页岩气中外合作已经开始启动。
2010年5月下旬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中美两国发表了能源安全合作联合声明。在声明中,合作开发页岩气再次成为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