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信报实验室选用青岛市民常用的塑料餐盒和超薄塑料袋分别进行加热实验,在市民盛放食物的平均温度,60℃下检测塑料餐盒和塑料袋会不会向食物中释放塑化剂,如果释放含量有多少。经过实验检测,在水温处于60℃的情况下,两种塑料产品盛放的水溶液中检测出了微量的塑化剂。
1、样品选择塑料餐盒和白色超薄塑料袋
6月7日,记者在市场上选用了两种市民常用的塑料餐盒和白色超薄塑料袋。据介绍,食物的温度一般都会在80℃以上,在这样的温度下,塑料餐盒会释放出塑化剂么?面对滚烫的面汤和刚出锅的油条,市面上常用的超薄塑料袋又会发生什么变化?为此记者联系到青岛大学化工学院创新实验组,用实验来证明是否释放塑化剂,是否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危害。
随后,记者把采购的两种样品——塑料餐盒和街头常见的白色超薄塑料袋,带到了青岛大学化工学院创新实验组,实验组的孙锡全介绍说:“一般来说,食用的塑料产品基本上属于聚酯类,也叫PET,同时称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从分子结构上分析,即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降解也不会导致出现邻苯二甲酸酯类。按照正规工艺生产,聚酯瓶不能采用回收聚酯原料,配方中也不应加入邻苯二甲酸酯类用于增塑。”也就是说,聚酯类塑料瓶的生产制作配方中不会存在塑化剂的添加,就算是添加塑化剂,也不会分解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但是对于塑料产品的市场,孙锡全又提出了担忧,“市民普遍使用的超薄塑料袋是不是通过正规工艺生产出来的,这些都是问号。”
2、注水取样取200毫升的水溶液
记者带来的两种塑料产品在市场上都是用来盛放食品的,但是表面并没有任何说明和QS标志,甚至连出产厂家、联系方式都没有注明。“从外表上就可以判定这样的塑料产品是不能用于包装或者盛放食品,尤其是油炸类和汤类食品,市民在选用的时候,也可以注意,塑料产品上有没有标注食用字样或者QS标志。”实验人员介绍说。
“我们采用的方法是用加热的方法,测试两种塑料产品会不会释放出塑化剂,可以用气相质谱联用仪测定塑化剂的种类,以及各种类塑化剂的含量。”实验人员边介绍边对其中的塑料餐盒进行注水,“这两个塑料产品都是用注水的方式进行实验,塑料袋将使用量杯注水,模拟塑料袋的食品盛放。”实验人员介绍说。
记者看到,实验人员用量桶分别量取了200毫升的水溶液,两个量筒中的水被分别注入塑料餐盒和以量杯为支撑的塑料袋中,“这也是为了实验的公平和准确性,两者量取的溶液一定是等量的,这是因为200毫升的水溶液将作为塑化剂的媒介,与萃取液进行融合。”实验人员介绍说。
经过几分钟的注水,盛放水溶液的塑料餐盒和套着塑料袋量杯被分别送入电烤箱。电烤箱调到了最高的温度加热,按照实验设计,两分钟左右,塑料餐盒和塑料袋量杯就可以拿出进行下一步实验了。
3、萃取样品使用的萃取液是正己烷
“这次实验中,使用的萃取液是正己烷。
”实验人员介绍说,记者看到,正己烷是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实验人员介绍说,正己烷是含毒的,并提醒记者注意。据介绍,正己烷主要用做食用植物油的提取剂、橡胶和涂料的溶剂,具有一定的毒性,会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导致人体慢性中毒。
经过大约两分钟的等待,加热后的两杯样品溶液被拿出冷却,“这需要等两杯样品溶液完全冷却后,才可以继续做实验,不然的话,贸然提出样品溶液,加入正己烷后容易挥发,造成实验失败和人体中毒。”实验人员介绍说。
大约五分钟后,实验人员接着对完全冷却后的两杯样品溶液进行实验。“下一步,我们要对两杯溶液进行提取,样品溶液在5毫升左右,萃取液正己烷大约在2毫升左右。”实验人员首先在样品试管中注入了2毫升的萃取液正己烷,然后对两杯中的样品溶液进行提取。
记者看到,在提取样品溶液时,正己烷浮在了样品溶液的上部,在样品试管中分出了两层。“两个溶液是不会相融的,这就是把正己烷作为萃取液的原因,下一步就是对样品试管中的两种溶液进行摇晃,大约摇晃五分钟。”实验人员解释说,这是要使样品溶液和萃取液充分接触,让萃取液把样品溶液中含有的物质萃取出来。
4、萃取液进样方法是使用一次性针管
按照同样的过程,实验人员对另外一种样品溶液进行了萃取,充分摇晃后的样品试管在静止后,仍然很明显地分出了两层,实验人员介绍说,要对浮在上层的萃取液进行提取。实验人员萃取的方法是使用一次性针管,把浮在上层的萃取液用针管吸出。
“用针管吸出来的萃取液很不纯,可能由于操作失误掺杂水分,这就需要对萃取液进行过滤。”实验人员在实验中选取了一次性的微孔滤膜对萃取液进行过滤,过滤后的萃取液才是最终的检测样品液。用同样的方法,实验人员对萃取液进行了过滤,得到了两份最终的检测样品液。
最后的两份检测样品被分别标注后,下一步将要开始进样。“我们将用微量进样器提取样品液,分别对样品进行检测。”实验人员拿出微量进样器开始对两种待检样品溶液进行提取,长形状的微量进样器在提取结束后,被插入气相质谱联用仪,开始检测。
5、结果分析60℃下检出塑化剂
实验人员介绍说:“每一份样品需要分开检测,每次检测的时长固定在25分钟,气相质谱联用仪将在25分钟之内,对样品溶液绘制波峰图。”实验人员拿出一个已经绘制好的波峰图,指给记者看,溶液中很有各种不同的物质,但是可以根据绘制出来的波峰图判断每一种物质的含量。
怎样通过复杂的波峰来判定样品中是否含有塑化剂,并判定含量的多少呢?实验人员解释说:“样品中含有的每一种物质出现的时间是固定的,比如说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出现的时间是9.60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出现的时间是10.20分,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脂,通过这些物质出现的时间,就可以判断物质的种类,通过波峰的高低,就可以判断这种物质含量的多少。”
通过将近两个小时的检测和对成像的分析,记者在6月7日19点拿到了两种塑料产品释放塑化剂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标明,在水温处于60℃的情况下,两种塑料产品盛放的水溶液中检测出微量的塑化剂。
◎实验手记
常温下危害不算大
对于实验的结果,实验人员解释说:“因为加热时间短、温度较低等原因,在60℃下,塑料餐盒和塑料袋对盛放的食物中释放出了微量的塑化剂,在常温下危害并不算太大,但是如果用食用油做实验,塑料餐盒和塑料袋面对滚烫的食用油,释放出来的塑化剂含量将会增多,释放出的塑化剂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塑料袋分为很多品种,如果是聚氯乙烯制作成的塑料袋,不用检测也能判定里面含有较多的塑化剂,这是聚氯乙烯材质塑料袋必须用的原料,至于在不同温度下释放出塑化剂量的大小,这就需要实验来判定了。”青岛大学化学实验中心高级实验师马兆立介绍说。6月7日,信报实验室选用市民常用的塑料餐盒和超薄塑料袋分别进行加热实验,在市民盛放食物的平均温度,60℃下检测出了塑化剂的存在,专家提醒说:“尽量不要用无任何标志的塑料餐盒和塑料袋盛放食物,尤其是滚烫的汤类和油炸类食品,高温下很容易会出现塑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