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出口,我们可以自己用。”“国外的人身体健康值钱,咱们国家的人身体健康就不值钱了吗?”
企业老总和行业专家这一次针锋相对。
这是在2009年10月底的成都——中国增塑剂行业协会一次会议上的插曲,争论双方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不同态度。企业都要靠这些产品来维持生活——但反对者称不能以人的健康为代价。
如果不是台湾刚刚爆发的塑化剂风波,这次行业会议上的争论,可能无法为更多的人所知晓。
争论并不能改变什么,中国在诸多领域对增塑剂的使用都是合法的,包括在很多接触食品的产品中使用那些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增塑剂,在一定剂量和使用条件下都符合国家标准。
现在,当人们在超市买了一份熟食、将剩菜蒙上保鲜膜放入冰箱、拎回一桶塑料包装的食用油……增塑剂就有可能渗透到食物中,并随进食而进入人们体内。
谁的标准
“塑化剂DEHP的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教授孙璐西的这句话被广泛引用,这也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引起全面关注、“塑化剂风波”不断升级的重要原因。
很多资料称,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并不会带来急性中毒反应,被归类为疑似“环境荷尔蒙”的此类物质,其生物毒性主要包括造成内分泌失调,损害生物体生殖机能,并可能引发恶性肿瘤、造成畸形儿等等。
不过,这一研究成果直接照搬自国外。作为增塑剂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空白。
参与增塑剂标准制定的人士称,DOP(通用型增塑剂)的毒性小,对人体制毒性很小。也从未见到过国内有权威部门进行过相关的毒理试验。
这些情状就使得相关产品标准的设定复杂化。包装行业人士称,关于增塑剂这个问题,是建立在合格的产品上进行讨论,合格是有标准的,安全是没有标准的。“我们吃的东西就有害,合格吗?绝对合格。国内有标准啊,有质检报告啊,敢说不合格吗?这里面就有矛盾。”
相关标准设定复杂化,也包括了标准制定过程的问题。中国产品标准制定过程中,行业协会作用关键。“专家做顾问,说得有道理又怎么样,协会又不是靠专家养的”。知情者称,在这种行业协会的讨论上,专家说不过企业是常态。
执行迷雾
当然,标准做出来是一回事,而标准的执行又是另外一回事。
之前,中国只对食品添加剂进行规定,现在对食品包装的添加剂也进行了规定,这已经是一大进步。据了解,美国、欧盟、日本三个国家和地区纳入管理范围的食品包装添加剂一共有2000多种。2008年之前,中国纳入管理范围的食品包装添加剂是65种,到了2008年增加到959种。
下一阶段可能还要增加116种,目前在征求意见。不过,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说,目前的959种,90%监测不了。“主要是监管手段不足,把美国的标准引进来了,但没有检测手段,检测人员、检测设备都没有。”董金狮说。
现实情况也印证着此种尴尬。“塑化剂风波”中,长沙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就目前长沙的检测设备而言,还无法对DEHP(俗称DOP)进行检测。
2010年11月11日新增9家检测机构之后,全国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市场准入检验机构的总数才达到33家。
换句话说,在“塑化剂风波”发生前,如果你想检测手中的一瓶饮料是否含有增塑剂,也可能得出“安全”的结论,因为食品安全检验项目中没有增塑剂检测这一项;如果你想要检测饮料的塑料包装瓶是否安全,则很有可能在本省都找不到官方检测机构,因为上述33家检测机构还有着不同分工,例如仅安徽省包装印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能够检验这一项。
这些检验机构被要求严格遵守以下规定:“在指定的承检范围内开展检验工作,不得超范围检验。”
去向迷踪
此种情状下,中国每年的增塑剂产量约120万吨,但这些增塑剂的具体流向很难跟踪。当产品从生产企业流到众多代理商或商贸公司手中后,下一步的去向就散乱成谜。
山东齐鲁增塑剂股份有限公司质检部部长李燕是GB/T11406《工业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产品标准制定的参与者。她所供职的这家总资产8亿元的公司,具备40万吨/年的增塑剂生产能力,实际产销规模达到全国生产量的三分之一。“由于国内没有分级标准,所以究竟客户最终用在了什么地方,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是无法追查的。”李燕说,“政府也没有相关的监管要求。”增塑剂分为通用级、电气级、医用级、食品级——这种分级方法是巴斯夫的,国内并没有细分的标准。
“通用型的增塑剂价格在10000元到14000元不等,但是专门用来做食品包装的增塑剂价格在17000元左右。”山东济南一位韩姓增塑剂代理商说,“有一些做食品塑料袋的厂商也会买通用型塑化剂。”
“客户买了产品之后用来干什么,我们无法控制。”山东某化工企业销售主管销售王东(化名)说。王东供职的化工企业,主要产品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王东坦承,他虽然做着此类物质的销售工作,但他自己对“DOP和DEHP是不是一种物质”都回答不出来。化工产品的专业性也增加了复杂性。
塑料种类繁多,常用的有140多种,并非每一种都要使用增塑剂。增塑剂则有上百种,也并非每一种都会损害人体健康,引发台湾地区“塑化剂风波”的,是增塑剂中的一类——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尽管不是每一种增塑剂都会带来健康威胁,但国内用量最大的仍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现在还没有找到一种可以代替二辛酯的东西,所以大家还得继续再用。”中国增塑剂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石万聪说,“更新换代跟不上。之所以没有替换,一是因为原料资源,二是因为技术程度,三是因为成本问题。
利益阻碍
走进超市,不难发现,进口的食用油都是玻璃或金属包装,而国产食用油则绝大部分是塑料容器。“塑料包装,按国家标准来说是合格的。”董金狮说,“塑料便于运输,且成本低于玻璃和金属。国内消费者是价格敏感型,从经济因素上看,塑料包装要被替代,基本是无法实现的。”“增塑剂,国外都用环氧大豆油、柠檬酸酯等替代产品,但是成本比较贵。”石万聪说,“现在我们面临企业的生存问题,国内生产邻苯二甲酸酯类产品的企业都要靠这些产品来维持生存。”
饮料类的包装平均占饮料所有成本的7成。所以在包装上削减成本更重要。而塑化剂可以减少塑料制品的原料使用量,还可以把包装做得更薄。塑化剂还可以增加塑料的韧性和延展性。业内人士称,“你在饭店用塑料餐盒打包,如果你手一掰,那盒子裂缝了,你肯定觉得它质量不好。其实,撇开用的塑料种类不谈,它容易裂缝至少证明了一件事,证明了它加的塑化剂的量不多,其实是好事。”
不过这位业内人士称,实际情况如何,没有可靠的数据。国内的塑料制成品是不检测塑化剂含量的。“换句话说,这个塑料盒子只要做出来了,就没人管它含有什么了”。
与此相关,《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国家强制性标准的两次推迟实施。“为什么推迟?因为好多企业做不到!”董金狮说,“第一次推迟,是有机构代表企业说’做不到’,理由是标准内容没学习,不理解。”
第二次推迟的原因,负责起草该标准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表示是“现在还需要做相关的风险评估”、“企业不具备提交产品检测数据的能力”。“行业利益”导致了另一种奇怪现象——相关标准参差不齐,部分标准甚至比欧盟标准更严格,部分标准却迟迟无法推出、严重滞后。“说好听一点,每个行业协会都有‘引导产业发展’这个使命。”业内人士称,譬如增塑剂协会,下面的会员大都是生产DOP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