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人物访谈 >> 正文
5年的坚守与变革——杨世滨谈2011年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
2011-5-13 来源:中国纺织报
关键词:针织博览会 杨世滨
    开篇语:不知不觉中,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已经伴随我们走过5年。这5年中,我们为针织行业的如火如荼激动过,也为金融危机中企业的触礁担忧过……喜也罢,忧也罢,针织博览会一直不改引领行业发展的初衷。5年,于一个展会而言,仍处于培育期,而组织者的办展思路俨然已经成熟,承载着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使命的2011年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又将有着怎样的革新?答案不一定要等到8月才揭晓——

  同一个季节,同一个会议室,也同样是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的访谈,开启了新一轮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的报道序幕。离展会的举办还有3个多月的时间,这3个多月里,我们可以期待些什么?杨世滨从行业的高度进行了阐述。

  从高速到高效

  “十一五”末,针织产品在服装、装饰用、产业用三大领域所占的比重均得到大幅提升,占服装的比重55%,占装饰用比重约15%,产业用比重约20%;合计纤维加工量为1350万吨,约占整个纺织行业纤维加工总量4130万吨的1/3,而中国的纤维加工量占世界的一半,如此算来,中国针织纤维加工量就占世界加工量的1/6。

  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今年是第5届,这5年跨越了“十一五”与“十二五”,也是中国针织工业发展较有特色的5年。

  “2005年、2006年是针织行业发展的转折期,在这两年中,针织全面超越了梭织。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于2007年诞生,之后它一直与行业的高速发展相伴相随。”杨世滨介绍道。他用“高速”二字来概括“十一五”期间针织行业的发展态势,有数据为证:“十一五”末,针织产品在服装、装饰用、产业用三大领域所占的比重均得到大幅提升,占服装的比重55%,占装饰用比重约15%,产业用比重约20%;合计纤维加工量为1350万吨,约占整个纺织行业纤维加工总量4130万吨的1/3,而中国的纤维加工量占世界的一半,如此算来,中国针织纤维加工量就占世界加工量的1/6。在“十一五”期间,中国针织工业还培育出了一批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他们常常是针织博览会上的亮点。

  尽管“十一五”期间针织行业的成就很突出,但杨世滨也指出,人工等成本的上升以及与周边国家竞争的加剧,让行业在“十二五”面临着转型。对此,杨世滨认为:“‘十一五’是高速发展,‘十二五’就应该是高效发展。”

  在杨世滨看来,实现高效发展有几种途径。首先,采用产业链合作的办法,缩短企业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生产成本。其次,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杨世滨介绍说,2005年行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为16.96万元/人,2010年提高到31.63万元/人,而“十二五”的目标是要达到60万元/人。

  最后,通过营销模式的改变来提高效率。在杨世滨眼里,中国的商业模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中国很多东西都比国外卖得贵,为什么?跟营销模式有关。”他建议,今后在完善营销网络的过程中,要考虑发展网络销售。就针织产业而言,袜子(尤其是男袜)很适合网上销售,因为标准化程度很高。杨世滨相信,未来网络销售将对行业的影响比较大。

  2011年,进入“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中国针织行业面临着提升,而即将完成5年轮回的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又将孕育着怎样的变革?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