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标准建设:标准工作一大重点
纺织纤维新材料已被纳入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也明确规定,未来要“提高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
孙锡敏表示,目前新纤维推出的速度比较快,而对于这些新纤维材料进行定义、定性及定量都比较困难,亟需相应的配套标准。他还表示,纤维新材料的发展是未来纺织工业的重点,这都决定了“十二五”期间纺织新材料的标准建设将是未来标准工作的一个重点。
在“十二五”期间纺织标准研究工作的16个子项目中,有5项属于针对纺织新材料而制定的标准。首先,是纺织新材料基础性能数据标准的制定。孙锡敏介绍说,与纺织新材料的发展相比,关于新材料的基础数据严重不足,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系统的新型纤维基础数据,而一些机构、企业采用的标准又缺乏权威性,很难被广泛接受,这都直接影响纺织新材料的应用和推广。为此,到2015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将组织完成高性能碳纤维等10多种纺织新材料力学、化学、热学性能及回潮率等特征的基础数据表测定,形成系列国家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
其次,是高新性能纤维、生物质纤维及差别化纤维等3项具体纤维标准的制定。孙锡敏说,这一系列的纤维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国防、航天以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制定出相应的标准体系,一方面可以大大推进这些纤维新材料的应用,另一方面也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判断的标尺,实现消费者的知情权。“十二五”期间,预计将完成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丙烯腈碳纤维等系列高新性能纤维的标准,完成聚乳酸、蛋白质、壳聚糖等生物质纤维的标准,以及完成阳离子染料可染PET切片及纤维PBT、PTT、有色、细旦、异形等差异化等系列标准。
最后,是回收再利用系列标准制定。孙锡敏说, “十二五”规划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因此纺织工业中纤维的回收再利用就成为“十二五”建设中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目前,废聚酯、废丝、废面料等生产聚酯再生纺丝新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而标准工作也已完成了再生涤纶短纤维的标准制定,在此基础上,将加大对其他再生产品标准的制定,形成再生涤纶等一系列标准。
纺织品生态安全标准:保护消费者权益
据孙锡敏介绍,标准的制定工作有着自身的发展历程。开始的时候,主要是从生产的角度出发,规定一些工艺流程,而现在的标准建设工作更多地是从消费者利益出发,从最终产品的角度设立服用、家用及产业用的相应标准。
“十二五”期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将组织完善纺织品生态安全标准的制定。孙锡敏说,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同时促进我国纺织品服装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我们应该加大相关标准特别是儿童纺织品服装安全标准的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重点会转移到生态安全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