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5年,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实行经济结构调整的转型期。相比以往的五年规划,‘十二五’行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4月12~13日,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顾宗勤在湖北宜昌召开的石化业“十二五”规划思路报告会上如是说。该院曾多次参与我国石化业五年发展规划的制定,本次参与编写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南》已完成初稿,交由主管部门审定。
石化业大国向强国转变
“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取得长足的发展,超额完成了规划的各项任务。过去的五年,石化行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化工生产国、第二大石油和化学工业生产国,多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产业结构调整明显加快,初步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组织体系,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不断增加,改造和新建了一批大型生产装置;基地化格局基本成型,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化学工业集聚区,在煤炭、天然气、盐等资源产地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重大技术装置研制和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部分技术及装置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但顾宗勤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仍然大而不强,产业结构性缺陷仍然明显,面临着落后产能比重较大、高端产品所占比重较低、产业集约化水平偏低、节能减排任务繁重、部分领域产能过剩严重等问题。“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
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
顾宗勤在专题报告中提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正努力振兴制造业以扩大出口,并积极发展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等高端产业,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加速发展自身的优势产业,如中东利用油气资源大力发展下游化工产品,对我国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案的正式实施,使我国石油和化工产品出口欧盟受阻;我国出口的聚氯乙烯、塑料制品、鞋、玩具等,遭遇到欧盟、印度、巴西等多国的倾销调查;同时日本、韩国也在制定类似的进口化学品审查和管理制度;自由贸易区特别是海湾合作委员会的自贸区谈判等,都将使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受到很大的挑战。
此外,由于国际政治等因素,石油、天然气和天然胶等国际大宗资源商品大幅度涨价。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大部分为偏重于上游的基本原材料加工,势必会因此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行业的竞争力。通过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是我国对世界做出的承诺,必然对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美国采取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也可能引发其他国家跟进,进而影响我国石化产品的出口。
行业规划关注五个重点
顾宗勤强调,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任重道远,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十二五”期间,预计我国GDP将继续保持7%以上的增长。此间,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石化产品的需求量将日益增加,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的刚性需求仍然很大,传统化工产品的消费量基本稳定,新材料等化学品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该说,满足这些需求是石油和化工行业面临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十二五”期间,“调结构、转方式”将贯穿我国石化产业发展的始终,并集中体现在“三个转变”——即从规模化生产初级化工原料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石化产品转变,从分散经营向大型化、集约化、一体化转变,从粗放型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
三是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预计,以化工新材料、新领域精细化学品为代表的新型化工产品,将成为引领我国石化产业向高端发展的重要领域;以新型煤化工技术为代表的新型化工科技成果,将通过示范项目逐步成熟,并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广;以大型炼油、乙烯、化肥装备为代表的国产化关键技术,将极大提升石化业的核心技术自给率。
四是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十二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将更加注重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广泛利用国际资源、技术及市场,弥补国内不足并拓展发展空间。同时,要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建设高水平石化项目,鼓励外资投向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新能源、生物化工和节能环保等新型产业。
五是从自身实际出发,形成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此间,各地方编制的相应发展规划中,应深入分析自身在资源、市场及技术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走符合自身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路径,避免区域内的不合理竞争。特别要避免盲目跟随热点,发展不符合自身禀赋特点以及有过剩趋势的产业项目。此外,继续大力促进节能减排,加快行业转变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