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和PTA在过去的4年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每当夏季来临,原油需求逐步上升,价格也水涨船高,而PTA却因步入行业淡季而表现较弱;到了冬季则情况相反。当然,这种季节性的规律并不是一定的,它需要以需求作为最终的导向,如果出现异常或者突发状况,也可能会使两者相关性非常高。目前看来行情在缺少爆发点的情况下,想要消化高企的聚酯库存尚有一定难度。
过去的6年中,PX净利润高低起伏:2004—2005年为250多美金,2008年超过400美金,2010年在几十美金的底部徘徊,当中不乏净亏损出现。而过去的4个多月中PX利润从底部100多美金逐步抬升,最高超过500美金,再高位回落重回200美金以下。相较于前期起伏不定的利润状况,如今的利润更多地是回归历史均值,选择新的利润方向。如果具体对这4个月进行分解可以发现,前期利润的上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市场对新年度PX的良好预期,因为PTA和聚酯产能大幅扩张,而对应的PX却没有足够的产能,正是在这种预期之下,PX价格经历了疯狂的暴涨,最多的一天涨幅超过100美金。如今随着韩国、中海油惠州、乌石化等PX装置的开车,PX的短缺或许并不如想像中那么紧张,利多正逐步消化,而下游聚酯的困境使得上游对于高价PX的采购积极性减弱,更多地表现为停车检修的方式。影响市场最大的因素可能在于前期对于PTA的高预期,无形中加大了对MEG、PTA的囤货,因此即使有众多PTA装置宣布检修,市场上也难出现货源非常紧张的状况。
聚酯行业在经历了2010年的疯狂之后,而今风光不再。步入2011年后,聚酯行业总体的利润状况不甚理想,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当然是PTA现货价格。从利润角度来讲,PTA工厂延续了2010年的良好势头,在2011年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利润状况(平均在每吨2000元),而聚酯却陷入了一个比较矛盾的境地:上有高价PTA成本,下有产品难以消化的困境。而切片和FDY尤其依赖低价PTA,否则行情的发展很可能将受制于聚酯的弱势。如果仅从聚酯成交来看,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仍在作祟。从这一层面分析,上游原料的弱势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下游的信心,虽然表面上原料的上涨支撑了一部分下游产品的价格和销售,但实际上很可能减少甚至使得下游的部分产品陷入亏损,这就形成了工厂的矛盾心态。
从宏观环境分析,近段时间,内外盘的联动性似乎不是很好,以棉花为例,前期进口的美棉亏损幅度在每吨5000元上下,而国内郑棉几乎没有什么上涨的动力,原因何在?中央高层多次强调将继续把稳定物价放在首位,而发改委也同时采取措施,约谈部分厂家,行政压制涨价以换取供需平衡。虽然加息之后很多人认为是利空出尽,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从产业的角度来说,随着央行逐步采取措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加息,产业的借贷成本上升是无疑的,并且随着年中的临近,企业资金压力加大,而这些因素却尚未反映到盘面上。另外,限电进入倒计时,下游聚酯工厂很可能被动削弱产能,势必导致前端PTA需求减弱。相对PTA工厂而言,今年以来的第二次加息对聚酯工厂的影响更大,市场也明显感觉到聚酯工厂更倾向于美元货,其对PTA需求的影响也将慢慢显现。
从技术上看,从2月15日开始,PTA主力合约已经经历了三次下跌,两次反弹。如果以收盘价计算,平均每一次下跌的点数为800点,上涨点数为430点,如果以上周三收盘价做底,截止到周一PTA上涨332点,假设点位恰如预期,那么期价至多还有100点的上浮空间。但实际期价却是下行174点,周三更是跳空低开,全日下跌96点,主力合约持仓更是连续4天下降,行情也很可能再次回归前期的下行通道。总的来说,市场继续上行的动力已经减弱,调整或难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