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锦纶:亟需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2011-3-7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锦纶 高附加值产品
    锦纶以其强度、耐磨性、弹性回复率、吸湿性等优良性能,在服用、家饰和产业方面均有重要的用途。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肖茹分析说,2009年我国锦纶产量达到137.27万吨,但我国锦纶的产量约占同期化纤产量的5%,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国外,产业用锦纶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然而国内锦纶的主要消耗量为衣着和家饰纺织品,而且其用途局限在它的一些优点胜过其他纤维,从而制约了下游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致使各种差别化功能化产品的产能和质量与国外相比有大的差距。因此采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通过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已成为锦纶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肖茹介绍说,目前差别化功能化锦纶产品研究包括阻燃、抗菌杀毒、抗静电、抗紫外、远红外、防电磁辐射、异形中空、复合超细等纤维的开发。

  其中,就阻燃纤维而言,锦纶6和锦纶66的共聚阻燃剂主要有红磷和二羧酸乙基甲基磷酸酯等,如日本尤尼日吉卡公司研制的Apyil共聚锦纶纤维极限氧指数达30%~32%。锦纶共混改性的阻燃剂有含磷化合物、氯代聚乙烯等,如日本宇部公司开发的阻燃锦纶纤维,以有机磷化合物作阻燃剂。

  抗菌杀毒锦纶纤维所用抗菌助剂可以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无机类主要包括:Ag、Cu、Au、Zn等金属、金属盐及其化合物,其中以载Ag抗菌剂为代表。有机类可分为天然和人工合成,天然化合物有脱乙酰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植物提取物等;合成化合物包括酚系、脂肪酸系等。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锦纶纤维进行改性,使其具有抗菌性能。

  细旦化有利于改善锦纶纤维的手感、外观及服用性能。PA6超细旦纤维1964年由杜邦公司经复合纺丝技术开发成功。国内以PA6为岛、聚乙烯或碱溶聚酯为海,采用“海岛法”制备超细旦纤维作为人造皮革的骨架材料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异形中空锦纶纤维是东洋纺公司开发出的中空率达33%的锦纶纤维。日本Unitlka开发的Microart为双十字型断面、呈双轴交错的中空结构体,中空率达38%,织物蓬松、保温性好,特殊的异形断面使之具有防水透湿效果。

  以上这些锦纶纤维反映了当今锦纶行业差别化研究的新进展,很多技术都是由国外企业主持开发,这也给我国锦纶行业提出了要求,那就是加强国产差别化锦纶的研发,推进自主创新。据中国化纤协会统计,2009年我国锦纶民用长丝的差别化率达到了51.5%,差别化量达到了41.1万吨,成就还是比较明显的。“十二五”期间,锦纶行业要继续推进差别化发展,尤其是加强仿真皮等高性能差别化纤维研发,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