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行业属于规模经济效应显著的产业,如不使生产能力的扩大建立在经济规模的基础上,产业的发展将难以维持,也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记者前不久到年加工能力1200万吨的惠州炼油厂采访,这里是我国单系列最大的炼厂,也是我国第一个集中加工海洋高酸重质原油的炼厂。在这座充满现代气息的炼厂里,记者感触深刻的一点是这里已经达到了0.5人/万吨油定员标准,是世界最先进的水平,运行这座规模宏大的炼厂仅需600多人。而国内炼厂一般都有上万人的规模,一些先进的炼厂也需要几千人。
惠州炼厂总经理董孝利说,惠州炼厂在规划设计时即按照最优化的方案设计,与年产百万吨乙烯的化工厂中海壳牌仅一墙之隔,可以通过炼化一体化获得更佳的收益。由于在成本上的较好控制,2009年惠州炼油厂投产即已实现盈利。
这家炼厂的经验值得借鉴。石油和化工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合成氨、化肥、纯碱、烧碱、电石、硫酸、合成纤维、染料、轮胎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炼油、乙烯、合成橡胶等产量居世界第二。但在快速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结构问题也日益凸显,由于历史原因,产业布局比较分散,一些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浪费较为严重,亟须加快结构调整力度。
石油化工行业属于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产业,如不使生产能力的扩大建立在经济规模的基础上,产业的发展将难以维持,也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在石油化工产业中,炼油和乙烯代表了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的发展水平,其对规模经济的要求很高,必须不断调整行业布局,提升装置规模,降低运营成本来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和行业竞争力。
现在,在世界范围内原油中重质油、含硫、高酸原油的比例越来越大,原油的劣质化越来越严重。为应对这个挑战,石油化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石油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石油化工企业的一体化,不仅能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生产灵活性大,能够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使石油资源得到集约利用,也要求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
为此,要加大石油化工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对行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研究开发先进的石油加工技术路线,提高原油利用率,用好用足有限的石油资源。
要建立产能的退出机制,更多地通过市场化的方法,淘汰落后产能,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实施兼并重组,特别是跨地区的兼并重组,促进企业做强做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此外,要不断优化石油化工行业的产品结构,通过创新,形成新产品开发的创新体系。
“十二五”是我国石油化工行业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从石油化工大国向石油化工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转型时期,石油化工行业需顺势而为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