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染颜料工业的2011:冰火两重天
2011-12-29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染颜料工业
    2011年,可以说是一个涨字当头之年,严峻的通胀形势、原料价格大幅波动、劳动力和能源等各种成本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对我国染颜料工业的发展影响很大,但部分本土染颜料企业却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科技、管理和营销水平,促进了行业的稳步健康持续发展。

  据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秘书长田利明介绍,今年1~5月份,全国染料产量达32万吨,同比增长7.4%;销售收入达98.6亿元,同比增加10.2%。有机颜料产量达5.7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0.4%。染颜料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0.8亿元,同比增长7.2%;销售收入完成95.6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利税10.2亿元,累积同比增长8.8%。由此可见,染颜料行业运行整体平稳,各项指标也均小幅增长。

  虽然行业整体运行平稳,但是行业内部表现参差不齐,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尤其是重点大型企业比中小企业整体运行要好,进入5月份后,受国内需求增长回落、通胀压力增大、投入减少和内需拉动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染颜料企业市场运行明显回落。从数据来看,2011年染颜料产量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一些大企业的产量保持了正增长,但中小企业的产量则出现大幅下滑;染颜料的出口量同比负增长。作为全国染料大省浙江,2011年1~10月,浙江省生产各类染料累计完成454426吨,同比增长2%;销售染料累计455297吨,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染料累计55809吨,同比增长2%。出口占全部销售比例的12%,染料的产销率为100%。预计今年我国染料总产量将达75万吨左右。

  国际市场格局显著变化

  发达国家企业逐步退出基础染料合成业务;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染料工业却因染料制造技术的转移和本国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得以加快发展。

  这是一个国际染料市场格局显著变化之年。

  2011年以来,国际市场竞争格局出现新变化。目前,发达国家企业逐步退出基础的染料合成业务,形成了主要依靠进口中国、印度两国的染料半成品来加工生产高附加值染料商品化产品,或直接采购两国OEM厂商的染料产品并贴牌销售的经营模式。另一方面以德司达为代表的老牌染料企业积极进行产品、技术的重新调整,将重点收缩到高端染料、功能性染料和纺织印染助剂领域,进行环保型染料新产品和印染新技术的开发,再辅以全球各地设点及先进的咨询技术服务作为公司竞争策略,从而保持了其在高档次、特色化染料领域内的优势地位。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染料工业也因发达国家染料制造技术的转移和本国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而涌现出一些具有强大生产实力和较强研发实力的大型企业和一大批中小型染料企业,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染料新产品和应用技术的研发,这对欧美企业形成了较大冲击,但短期内其竞争优势仍然主要体现在附加值较低的常规染料领域。

  供求失衡

  如今,中国染料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0%;但现在全国染料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总量过大,整体上呈供大于求、供求失衡的状态。

  这是一个供求矛盾突出之年。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
  • 相关新闻
  •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