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克格勃无所作为,真的让这名“电子间谍”从远东沿铁路一直溜到德国,那么,苏联部署在西伯利亚腹地的庞大核武库很可能变得无密可保。
在漫长的冷战中,美苏两国进行了全方位、全天候的争斗,即使在戈尔巴乔夫开始尝试与西方改善关系后,苏联的军事机密仍是美国情报部门觊觎的重点对象。在此背景下,一出用高科技设备刺探苏联核武库的戏码,于上世纪80年代悄然上演。前不久,俄罗斯“军事评论”网站另辟蹊径,通过整理国外相关资料的方式,就美苏情报部门的这次“斗法”进行了还原。
用于伪装的陶罐
陶罐背后的惊人发现
1985年12月16日,一个体积庞大的集装箱经过海路,被送达苏联远东港口纳霍德卡。与普通货物进关时的情形不同,这个集装箱一直被神秘的苏联人暗中监视着。他们在集装箱到岸的第一时间就将其团团围住,要求任何人不得靠近。一名长官模样的监视者手拿报关单,慢慢打量着——那上面注明“陶罐”,来源地是日本,目的地则是万里之外的西德。一位名叫“格雷斯特”的餐馆老板,正在汉堡等待着这批货物的到来。
面对这份看似平淡无奇的报关单,那位长官没有丝毫怠慢。“搜!”他把手一挥,周围的同行迅速围拢上来,掀开了集装箱一头的货舱门。
出现在搜查者眼前的,是一面由纸盒子砌成的“墙”。搜查者撕开其中之一的包装,露出来的果然是个精致的陶罐。乍一看,这些工整排列的纸盒似乎把偌大的集装箱塞得密不透风。然而,行动指挥官丝毫不为所动,只是轻轻抛出一句:“继续。”
众人不敢怠慢,七手八脚地将一层层纸盒从集装箱中搬出。搜查进行到箱体约1/3长度时,异状出现了:纸盒之间似乎夹着什么别的东西。人们欣喜若狂,合力将剩下的陶罐掏出来扔在一旁,只见一台闪烁着大量指示灯的精密仪器,赫然盘踞在集装箱中央。
这群神秘人做事的手法简单粗暴,毫不考虑货物是否会得到良好的保护。实际上,他们正是受克格勃差遣,此行的目标锁定了这个庞大得有些离谱的集装箱。几天前,埋伏在日本的一名内线传来绝密情报,称来自日本的重要货物将从纳霍德卡上岸,必须立即截获。潜伏特工无法搞清那件货物到底是什么,但这不妨碍他致电莫斯科,称此物干系重大。
至此,事情的要害已经很明了,就是那台精密仪器。那么,这到底是一台什么样的设备呢?经过专家鉴定,这是当时西方最先进的电子侦察设备,可以侦测和自动分析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对战略核武器常用的频段反应尤其灵敏。更重要的是,其自身附带的电池足够使用3个月。倘若克格勃无所作为,真的让这名“电子间谍”从远东沿铁路一直溜到德国,那么,苏联部署在西伯利亚腹地的庞大核武库很可能变得无密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