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战略规划缺失致产业乱象丛生
鉴于当前我国煤化工产业布局混乱现象,一些煤化工行业的专家认为,国家应遵循明确的能源安全战略思路,着眼于解决未来石油替代问题,尽快出台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科学调整煤化工产业布局,以逐步构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的能源替代体系。
从战略安全高度构建石油替代体系
中科合成油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永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类在未来百年摆脱不了化工原料,但要转到以碳为基础的转化上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大量依赖石油来转化。因此,我国要把有限的煤炭资源,作为未来保障化工行业发展的原料。对中国来说,这个进程要比其他国家先到10年。从“十二五”开始,我们要考虑这个过渡进程,建立起科学的能源替代体系,逐步把煤炭用于油品和化工产品转化。目前,中国多煤少油的资源特征,促使我国煤化工技术水平已走在世界前列。未来,通过技术领域的联合开发,我国企业可以到澳洲、加拿大等国家获取更多煤炭资源。
李永旺不认同当前国内三四线城市也在改烧天然气的做法。他说,将来必须拿煤制天然气时,将是中国当前能源政策引起的灾难性后果。当前,我国天然气资源能保证几个大城市的供应是可行的,但如果搞“全民用气”则不现实。一是天然气与煤气不能用统一的管线,二是把煤做成天然气要多消耗30%的能源。假如全国1/3的燃气改烧天然气,这相当于又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有可能引发未来的“气荒”。
战略规划缺失致产业乱象丛生
一些业内专家向记者反映,我国在煤化工发展方面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这是导致当前煤化工产业乱象的根本症结所在。
李永旺说,煤化工行业首要问题是国家宏观战略思路问题,国家要抓大的规划布局及政策制定,限制总量,把住门槛,剩下的由市场和企业去完成。而目前的问题是,中央很难平衡各个省的利益,每个资源富存省区都在搞自己的煤化工规划,很多项目都是地方和企业“闭着眼上的”,缺乏整体上的战略布局。当前国内能做大型煤化工的省区是山西、内蒙古、陕西和新疆,其中重点在新疆,而陕西、内蒙古煤炭应主要用于保障内地电煤供应。
鲁南化肥厂党委书记王天峰直言,当前煤化工行业最大的问题,是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不协调。以醋酐为例,由于国家产业布局引导力差,各地一哄而上,最后只能自相拼杀,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王天峰说,要改变当前煤化工乱象,不适于搞煤化工的地方,政府不要硬性要求煤炭资源转化。由于地方政府考虑增加地方G D P,顾虑政绩考核,对此国家要从政策上进行引导和调控。国家须尽快出台扶持煤化工向高端发展的政策,以科技研发与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彻底打开煤化工市场。如,针对目前产学研对接不畅通问题,要鼓励探索形成风险投资机制等。
“十二五”将进入大规模工业化示范阶段
尽管国内煤制甲醇等初级产品产能处于过剩状态,但业内专家认为,随着下游产品技术瓶颈的打破,这种过剩可以说是阶段性的。用兖矿集团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何迎庆的话说,在煤化工产业发展上,国家要先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产业发展。目前,煤制烯烃技术已比较成熟,每三吨甲醇可制取一吨烯烃。一旦打开下游市场,甲醇还不够用的。
兖矿集团战略研究院院长牛克洪认为,我国煤化工今后的发展路径是瞄准大市场,生产大产品,要走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能替代石油产品的精细化工之路。从包头和神华示范性项目可以看出,只要突破甲醇等下游产品关键技术环节,就会释放出大市场,我们有理由相信目前甲醇等初级产品产能过剩是阶段性的。一旦彻底打开烯烃产品系列,石油产品能造什么,煤炭也能够做到。
科技部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专家杜铭华认为,目前业内对煤化工发展情况有个整体共识,那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和材料的需求下,中国煤化工技术经过10年的努力,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工业示范的超常规发展,如果“十一五”是工程示范阶段,那么“十二五”将会进入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商业化示范阶段,但仍没有完全进入产业化阶段。
抬高行业门槛关键在落实
现在,不仅甲醇装置还在各地陆续投产,随着煤化工领域高端技术的突破,煤化工产能高端过剩的现象开始初露端倪。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鸣林说,煤化工发展最终目的是要解决我国石油替代问题,能源安全是个战略问题,需要国家尽快出台有关煤化工行业标准,以终止当前行业发展的无序状态。
作为国内第一个煤制烯烃示范工程,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包头煤化工分公司投产以来效益初显,但分公司总经理武兴彬对行业发展前景表示担忧。他说,最核心的甲醇制烯烃是国内技术,来自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陕西一家公司。据了解,这一技术已跟企业签了12套。严格来说,这十多套装置,都要经过国家审批,但大唐、宁煤等有的项目开始动工建设,而且不排除有民营企业在私自上马。如果这些项目一窝蜂似的集中上马,产能要增加600万吨,这对整个行业是个冲击,届时高端产能也将出现过剩。
发改委今年3月份专门下发通知,对相关煤化工项目设置门槛,以切实加强煤化工产业的调控和引导。如,在新的核准目录出台之前,禁止建设年产50万吨及以下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甲醇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二甲醚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油项目,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煤制天然气项目,年产20万吨及以下煤制乙二醇项目。“十二五”将重点组织实施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升级示范项目建设,原则上一个企业承担一个示范项目。
杜铭华认为,这一通知所设门槛十分恰当,有利于整个煤化工行业实现健康有序发展,但关键仍在落实。(记者吕福明 刘军)
"十二五"煤化工仍处示范阶段 不宜大规模发展
国际原油价格近期连续上涨,油价高涨也再度点燃了投资者对煤化工行业的投资热情。能源局有关领导和业内专家认为,“十二五”期间煤化工仍将以示范为主,不宜再现一哄而上。
油价上涨利好煤化工
NYMEX轻质原油近日达到88美元/桶,业内分析人士预期油价有望在未来两个月达到90美元,甚至100美元的高位。国际油价大涨带动其替代产业新型煤化工板块在二级市场走强,Wind数据显示,国庆节后,新型煤化工指数从882.66点上升至1153.76点的历史新高。
海通证券认为,油价的上涨使得煤化工产品的成本优势得以显现,建议关注山西三维、中泰化学、丹化科技等煤化工公司。据其测算,当BDO价格上涨1000元/吨时,山西三维EPS将增厚0.087元;当PVC价格上涨500元/吨时,中泰化学EPS有望增厚0.281元。
事实上,不光是二级市场上煤化工概念火爆,目前各地规划的煤化工项目数量也非常惊人。去年5月,新型煤化工等五类示范工程被列入《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而洁净煤利用作为煤化工的一部分,入围十大新兴能源产业之一,各地随后出现大量有关煤化工的项目规划。今年9月12日,联想控股也杀入该领域,与山东枣庄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投资180亿元在枣庄建设百万吨烯烃及精细化工基地。
据原化工部副部长潘连生介绍,山西、内蒙古、宁夏、新疆等产煤区如果按照目前的规划来发展煤化工,至少需要三万亿的投资。
“十二五”示范为主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日前则表示,煤化工是战略性行业,其发展需要分阶段。“十二五”期间,煤化工仍是处于示范阶段,大量推广还有一个过程。他认为,现在国际上石油的资源尚非常丰富,煤炭的转换效果如何还要经过示范,用煤炭去替代石油的经济型有待评价。现有的煤制油等煤化工工程“十二五”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还不好说,企业现在需要做好的就是前期的准备工作。
潘连生则认为,国内煤化工产业发展形势有喜有忧。“我国煤化工发展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坚持技术先行。煤制油、MTO技术的开发都是中科院30年前的决定,在细化技术上,中国开发了6-7种细化技术,有的已经可以与国外技术同台竞争。”潘连生表示。
而不足之处则是抢先发展。潘连生指出,我国煤化工出现了不顾原料、资源、市场需求、技术优劣等客观条件,出现了盲目发展的势头。据他介绍,如果按照目前这种速度发展,甲醇等七种最热的煤化工产品就需要7.8亿吨原煤来满足煤化工项目需求,如果折算为4000大卡的煤炭,则需要9.7亿吨,意味着我国煤炭将有三分之一用在煤化工上,这是做不到的。
潘连生表示,煤化工能否发展的制约因素不是有没有煤,而是有没有水,以水定发展。一吨煤制油需要13吨水,如果采取节能措施,可能降低到10吨左右,但投资将增加。他建议企业增加对产品市场的预测和对项目竞争力的评估。“目前国内煤化工产品结构雷同,市场饱和度已经十分明显。”
目前国内煤化工遍地开花的形势在“十二五”期间也有望得到抑制。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现代煤化工以示范为主,并将严格限制煤炭调入地区发展煤化工。记者 李阳丹
煤炭板块逆市走强 难掩传统煤化工产能过剩困境
现代煤化工相关企业如中国化学、东华科技等将受益
随着石油身价的与日俱增,作为石油的替代品,煤化工产品已经越来越受到行业和资本市场的青睐。
一则关于煤化工《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将于年底出台的政策利好消息很快就在资本市场上有所反应,8月2日,在沪深股指大幅下跌之时,大多数煤炭股依然表现出强势未改的态势。
而在煤化工热度持续上升的背后,存在的风险也逐渐显现。“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盲目追求GDP,很多不符合要求的煤化工项目也会被批准建设。”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李加楠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煤化工规划产能过高,未来煤化工项目投产后或将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环境保护压力和技术风险同时存在。”
盲目追逐GDP 煤化工或将面临产能过剩
代表煤化工“十二五”规划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预计年内出台,相关媒体报道指出,未来煤化工发展将由适度改为谨慎。显然,煤化工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的关注。
“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现在一些焦炭、电石等传统煤化工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目前已面临发展瓶颈。”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李加楠继续指出,“对于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由于近年来在建和拟建项目较多,现在也已呈现出发展过热的现象,未来或将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在建和拟建的煤制油项目产能累计已经高达4000万吨以上,煤制天然气项目产能累计达1500亿立方米以上,甲醇制烯烃产能累计达2800万吨,煤制乙二醇产能达320万吨。
为何煤化工能够受到各地政府和相关公司如此积极的追捧?
对于各地政府来说,尤其是拥有煤炭资源的省份,“单纯把煤炭卖出去与把煤炭就地加工相比,对当地GDP的贡献后者要远远大于前者,”大同证券研究所煤炭行业分析师于洪对记者指出,“而煤化工就是就地加工成其他产品,这样来看,各地政府积极发展煤化工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投顾问李加楠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盲目追求GDP,地方政府对煤化工的热情也较高。
对于很多煤炭企业来说,延伸企业的产业链是他们用来平衡业绩的主要模式。“毕竟煤价不是永远保持在一个高位的,”于洪表示,“煤化工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并且产品相对单一不是很复杂。”
煤化工上市公司获益明显
“现代煤化工项目的相关产品都是国内市场需求较为旺盛的产品,如果发展合理,未来项目投产后将能为企业带来较大的营业收入。”中投顾问李加楠指出,从目前已经投产的企业来看,从现代煤化工中获得较好收益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事煤化工工程设备建设的化学工业工程企业,如中国化学(601117.SH)、东华科技(002140.SZ)等。一类是已经投产的涉足煤化工项目的上市公司,多以煤炭公司为主,比如兖州煤业(600188.SH),中煤能源(601898.SH)等。
而对于兖州煤业来说,对煤化工的重视不言而喻。记者致电公司投资者关系部相关人士时,对方表示,公司专门成立煤化工销售公司负责煤化工产品经营。并且作为山东当地数一的煤炭企业,公司煤化工产品的质量优势和规模效应远远大于其他企业,在价格上也处于领先水平。对记者关注的盈利问题,对方表示,公司的煤化工已经进入正常的生产阶段,并且已经开始盈利。
而对于中国化学和东华科技来说,这两家公司在国内的煤化工项目设计及总承包市场上占据份额超过九成以上。煤化工投资热潮也给上述公司提供了不少项目订单。中国化学2011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近590亿元,半年的合同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新签合同额。
而对于大多数还处于在建或拟建状态的煤化工项目,还不能为相关企业贡献利润。上述兖州煤业人士也表示,公司目前虽然开始盈利,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贡献利润有限。
而对于政策中提到的,国家将严格审核新的煤化工项目,李加楠指出,审批严格将会对已经涉足煤化工项目的上市公司形成利好。例如,中煤能源、中国神华、中国化学等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