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2011年1-7月,广东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505.4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减少7.6%,价值99.4亿美元,增长4.6%;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967美元,上涨13.2%。
一、今年1-7月广东进口初级形状塑料的主要特点
(一)进口均价高位运行,7月份进口量同比下降。去年3月份以来,除今年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外,广东各月进口初级形状塑料数量均在80万吨上下,今年7月进口70.4万吨,同比减少10.1%。与此同时,初级形状塑料的进口价格自年初起一路上扬,各月同比涨幅均在10%以上,5月进口初级形状塑料平均价格达到每吨2053美元的高点,同比上涨14.4%,比2009年低谷时的每吨1253美元上涨63.8%。
(二)加工贸易是主要进口方式,经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口大幅增加。1-7月,广东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初级形状塑料322.4万吨,减少12.4%,占同期广东初级形状塑料进口总量的63.8%;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初级形状塑料133.4万吨,减少8.3%,占26.4%;此外,经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口初级形状塑料49.6万吨,增加48.8%,占9.8%。
(三)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占据6成,私营企业及国有企业进口明显减少。1-7月,广东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初级形状塑料286.1万吨,减少4.4%,占同期广东初级形状塑料进口总量的60%;同期,私营企业进口136.6万吨,减少4.8%,占27%;国有企业进口70万吨,减少22.7%,占13.9%。
(四)台湾、韩国和东盟是前3大进口来源地,自日本进口大幅减少。1-7月,广东自台湾进口初级形状塑料122.5万吨,减少8.4%;韩国76.9万吨,减少12.4%;东盟76.8万吨,减少10.8%,自上述3者进口合计占同期广东初级形状塑料进口总量的54.6%。此外,自日本进口初级形状塑料44.2万吨,减少18.9%,占8.7%。
(五)主要品种进口量均有所下降,均价普遍上涨。1-7月,广东进口初级形状的乙烯聚合物111.5万吨,减少8.4%,占同期广东初级形态塑料进口总量的22.1%,进口均价为每吨1513美元,上涨9.5%;进口初级形状的丙烯或其他烯烃聚合物116.2万吨,减少7.1%,占23%,均价为每吨1534美元,上涨14.4%;进口初级形状的苯乙烯聚合物118.3万吨,减少7.8%,占23.4%,均价为每吨1865美元,上涨13.5%;进口初级形状的氯乙烯或其他卤化烯烃聚合物43.4万吨,减少12.9%,占8.6%,均价为每吨1211美元,上涨8.6%。
二、近期广东进口初级形状塑料量减价扬的主要原因
(一)塑料下游行业多陷资金链困局,塑料进口减少。今年以来国家多次调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基准利率,导致企业融资困难、周转不济,塑料行业下游很大一部分企业陷入资金链困局,同时国内订货和出口订单都有较大幅度下降,而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又极大地压缩了该行业利润空间,因此很多企业降低库存降低开工率维持营运,处于半停滞状态,导致初级形状塑料原料进口减少。
(二)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带动塑料进口价格震荡走高。国外原油期货时刻有被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围困,美国不景气的经济数据也会不时地攻击,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局势阴影犹在,导致原油市场波动会频繁。数据显示,NYMEX9月原油期货报84.86美元/桶,下跌0.52美元,跌幅0.61%,较上月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塑料制品对上游原油价格变化相当敏感,价格传导能力很强,原油价格高企带动石脑油、乙烯等石化基本原料价格不断上扬,刺激了初级塑料价格上涨。
三、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塑料生产行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竞争力较低。目前,我国塑料产业结构不合理、低端产品偏多。以农业薄膜为例,目前我国高、中、低档农膜产品所占比例分别为2%、38%和60%,高附加值产品比例严重偏低。而初级聚乙烯、初级聚丙烯等重要初级塑料国内产能更是不足,合成树脂的对外依存度高达40%,尤其是专用料、高档料依赖进口的情况更为严重,大量用于汽车,家电,电子电器的改性塑料进口依存度高达60%[2]。改性塑料比传统的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有着更好地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通过改性的塑料部件不仅能够达到一些钢材的强度性能,还具有质轻、色彩丰富、易成型等一系列优点。
为此建议:一是建立完善产业监测预警机制,引导企业合理控制库存,避免由于塑料原料价格波动给相关行业所带来的损失;二是加大国内塑料产业的科技投入,加快塑料产业技术改造,更新设备和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控制生产成本,强化产品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