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编梦”新解
2011-1-5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经编 海宁 沈顺年
服务是第一优势 服务也是生产力
纺织业界很少有不熟悉沈顺年名字的。因为身份的多重性,在行业许多会议和活动中总能见到他的身影。在海宁他还有海宁经编协会和马桥经编协会的组织,开会解决问题更是经常的事。有人给沈书记安了一个热衷参会的“会虫”绰号,说来真有点儿贴切。
沈顺年告诉记者,产业集群实际上是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指导下开展起来的。“我们搞经编的时候,开始只有四五家企业,产量不到5亿元,通过10年的努力,弄到了几百亿元。”其一是党的政策好,引导大家去经商办企业;其二主要就是人才,还有一些资源共享、智力提高等等方面给企业带来了实惠。更重要的就是政府和行业搭建了很好的平台,特别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同时对园区的发展提升又是一个很好的鞭策。
如何发挥集群的优势,为中小企业搭建成长跑道,是海宁经编园区管委会的主要工作重点。在园区有商务便利、劳动力优势、产业链集聚、而且有政府鼓励与支持,企业发展减少了后顾之忧。而园区积极搭建了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服务平台、社会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合作交流平台、贸易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咨询服务平台、培训教育平台、人才劳力平台等10大服务平台,为企业解决了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沈书记在园区喊出的口号是“服务是第一优势,服务也是生产力”。
以前总有个疑问,沈书记怎能把当地经济引导管理得这么好,而且始终注入了持续而高涨的热情?后来才知道,沈书记如酒香浓郁般的经编情结,是从了解行业、贴近行业再到服务行业十余年的经历中培养来的。就这样,他在纺织领域、在经编产业扎下了根。为了经编产业的发展和特色区域经济的提升,他以身作则,在多元化、多层级的参与中服务着行业和企业。对此,沈顺年的回答永远是那句“多沟通是好的”。
过去10年引设备 未来10年聚人才
已经辉煌的马桥经编未来要怎样走?在沈顺年的行动中,业内人可见一窥。
适应经编产品的应用范围和拓展领域,产业用纺织品无疑是沈书记为马桥经编确定的下一个转型目标。在“园内提升、园外拓展”的方针下,海宁经编将突破灯箱广告布、篷盖布等中低等品种占主流的状况,开发新型功能性面料、研究玻纤碳纤维多轴向经编织物、创新土工合成材料等方面。据了解,根据海宁经编的“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产业用纺织品将占到园区纺织品总量的更高比例。
然而,在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能给企业提供的空间在哪里?土地资源紧张、劳动力成本高、环境保护等等都是会制约因素。对此,沈书记肯定,先发展起来的东部沿海地区是要向中西部转移,就浙江来说,纺织产业真的已经到了非转移不可的地步。他就环境容量和高房价问题解释到,搞纺织,某种程度上讲印染环节比制造更重要,关系到印染水和印染废弃物处理;沿海地区房价太高,即使有外来工到当地打工,他们买不起房子,也留不住工人。
他常说,在一个地方要提升,一要做品牌,二要做服务,三要做总部,另外要用更长远的眼光,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而不是简单的复制。
沈顺年一直强调,在沿海地区,不能单单讲工程,要更重视现代服务业,就像海宁这个县级市相对来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很大,它还可以做品牌,可以搞商城,还可以搞经编总部商务区、创意园区等。园区管委会已经先行一步,为亟待发展的企业选中了离海宁交通便利的安徽郎溪。这样,产业转移后一方面为相对落后的地方服务,另一方面能够重新保持空心化,把更高端的东西留在这里。
过去10年,沈书记把最好的经编机从德国拉到海宁,未来10年他要把经编机送走,再把国内外最好的服务业人才拉到马桥,建立经编总部经济。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