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橡胶 >> 行业动态 >> 正文
厦门出口轮胎摆脱困境发展向好
2011-1-21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轮胎 REACH
    2010年,在金融危机和美国“轮胎特保案”、欧盟轮胎标签及REACH(《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指令等多重冲击下,厦门出口轮胎通过推进产品升级换代、研发环保产品,摆脱了入世以来最严峻的困境。据厦门杏林检验检疫局统计,2010年1—12月,厦门口岸共出口轮胎7054批货值近1.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和34%,出口额已恢复到金融危机发生前水平。
    轮胎是厦门口岸大宗出口产品,年出口额近2亿美元。2009年下半年,正当金融危机肆虐全球之际,美国启动“轮胎特保案”,对中国输美轮胎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欧盟通过《有关燃油效率及其他基本参数的轮胎标签》,规定在3年内,轮胎必须在轮胎标签标注包括燃料效率级别、湿地抓着性能,以及外部滚动噪声参数。同时还并以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将多环芳烃视为持久污染物而列入须减排物为由,便在REACH指令和相关法规中要求从2010年开始对轮胎原料及产品中的多环芳烃含量进行严格限制,对不符合限制规定的轮胎产品严禁在欧盟销售使用,专业人士将此称为“中国入世以来面临的最大技术性壁垒”。厦门轮胎出口面临空前挑战。
    为帮助轮胎出口生产企业摆脱困境,并确保厦门环保轮胎能在欧盟规定期内研发投产,厦门杏林检验检疫局未雨绸缪,在该指令实施前,就采取多项措施全力做好应对工作,组织了专项工作小组负责跟踪、研究欧盟上述法规的最新动态,与企业共同拟定相应对策方案,对轮胎生产中使用的化学品进行梳理,督促企业修改实验室内控检测标准。同时,主动帮助企业联系相关部门,寻找和研发其他替代多环芳烃产品,为企业提供多方位技术服务和支持,引导企业改进并提高生产流程和工艺,实现产品升级换代,顺利研发生产出环保轮胎并顺利出口欧盟,1—12月共出口输欧环保轮胎2037批,货值476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7%、19%和27%。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苒儿)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