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新产业 >> 行业动态 >> 正文
“十二五”期间新材料的“冷”爆发
2011-1-12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关键词:新材料 光纤材料 碳纤维
 “稀土!稀土!”2010年9月,《中国经济周刊》曾用这样的警示性标题揭示了一场稀土资源争夺战台前幕后。
  对于稀土的争夺和热捧,亦可被视为对新材料的争夺和热捧。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与其他六大产业相比,由于远离消费终端,加之充满着专业拗口的术语往往不被民众所认知,但其所具有的重要性是无法被忽视的。
  “新材料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是产业升级。新材料的应用领域相当广泛,下游产业涉及电子、通讯、汽车、医药、医疗、航天航空、国防军工以及房地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诸多领域。”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咨询部的主任唐见茂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新材料,是一切高新技术的基础,所以任何一个技术的突破,都要首先从新材料开始突破。”
  工业转型的“突破口”
  历史经验表明,新材料的技术突破往往给人类文明和科技翻开崭新的一页。上世纪60年代,正是由于半导体新材料的突破,使得人们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引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从我国取得的突破性高新科技成就来看,神舟载人飞船、嫦娥卫星、高速铁路、大飞机、航空母舰、新型核电站等领域都是衡量一个国家尖端科技水平的试金石,而其中使用到的新材料往往具有“定海神针”的作用。
  国泰君安一位新材料行业分析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与耳熟能详的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产业等新兴产业相比,新材料的民众知晓度相对较低,其所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冷门,但新材料却是我国工业实现转型的突破口。”
  改革开放以来,以服装纺织为代表的低附加值的轻工业成为拉动我国外贸经济的引擎,这一方面与我国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有关,更为关键的是我国在诸多高附加值的中高端工业科技领域缺乏自主研发的能力。
  无论是在民用领域还是军用领域,某些核心部件和关键材料无法实现国产化使得跨国公司通过技术封锁形成市场垄断,进而以产品高价向我国出售和转让。随着新一轮高科技浪潮即将来临,能否在新材料研发生产领域捷足先登就变得至为重要。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知情人士向记者介绍说,“十一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就曾把新材料作为高技术产业工程重大专项,重点发展特种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环保节能材料等产业群。
  据了解,2008年,国家发改委决定在7个城市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的需求,以电子信息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新能源材料、环保节能材料等为发展重点,建设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截至2009年底,我国区域性新材料产业基地已经达到88家,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新材料产业体系。
  目前一些高科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新材料的支撑,比如计算机、通讯、半导体专用新材料、磁性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纳米技术产业以及我国正在推进的大飞机、高速列车、电动汽车等重点工程,此外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领域,都离不开一系列核心新材料技术的突破。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苒儿)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