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橡胶 >> 企业动态 >> 正文
普利司通轮胎连续鼓包威胁车主安全
2010-9-2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轮胎 普利司通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关乎车主行驶安全,统计显示,目前我国交通事故46%发生在高速公路上,而在高速公路上,70%的交通事故由爆胎引发,当时速超过160公里时爆胎,死亡率高达100%,因此,爆胎无疑成了汽车的“第一杀手”。
  近日,绍兴车主陈先生就给浙江在线浙江汽车网0571-85311026打来电话称,自己的汽车轮胎左前轮右后轮莫名其妙接连鼓起两个大包,担心发生意外。
  记者联系了该汽车品牌的经销商,工作人员表示轮胎起包很可能是外力造成的,将会把车胎运至供应商普利司通检测,普利司通公司售后服务部人员向本网记者表示鉴定后会出具正式报告,如属质量问题将给予理赔,车主陈先生则认为根据过往的经验轮胎供应商的答复几乎惊人一致:不属质量问题。他表示厂商既当运动员又是裁判员,难让人信服。
  普利司通轮胎 左前轮右后轮接连鼓包车主担忧
  2009年8月,陈先生从绍兴某经销商购买了一辆轿车,今年2月底,他发现左前轮鼓起个大包,这让陈感到很奇怪,自己上班都在市区,而且大多数时间都是走的高速路,没有出现过大的碰撞。
  到经销商检修,工作人员告知说,先将旧轮胎拆下,联系轮胎供应商普利司通进行检测鉴定。“谁知道这个检测一拖到了6月份才有消息,说是撞击造成的。太不能令人信服了。”陈先生说。
  后来,陈考虑轮胎至多800元一只便没有多追究,但是前几天车子的右后轮又出现了起包,这让陈先生开始担忧了“我的车子从未出现过碰撞事故,我就好奇,右轮胎怎么会突然冒出一个大包?哪天在高速上突然爆胎就惨了!”
  陈告诉记者,消费者找经销商理论,车商出具的轮胎检验报告经常都是轮胎厂家自己工程师给的检验结果,“他们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没有一个中间机构进行公正的裁决,怎么让人信服?”
  供应商表示对报告不信任可请第三方鉴定
  记者联系了该经销商,该公司服务部程经理表示,经过他们的初步检查,轮胎起包很可能是外力造成的,左前轮已送到厂商普利司通进行过鉴定,报告显示是外力造成的,程经理表示因为时间间隔过久报告弄丢了。
  此外,程经理希望车主将两个轮胎都拆卸下来,寄至生产厂商普利司通再次进行鉴定。
  记者又联系了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维修服务部张秀峰经理表示,车主的轮胎将被送至浙江的服务中心鉴定,厂方将会向车主出示一份正式的鉴定报告,如果确实是轮胎质量造成的鼓包问题,将给予车主理赔。张经理同时表示“如果车主对厂方的报告不信任,那只能请他自己去找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鉴定。”
  专家支招:先检验再维权
  国家轮胎及橡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高级工程师何宁,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轮胎的鼓包现象很少会是消费者的使用所造成,因为根据轮胎制造工艺,除非经过强烈的碰撞,一般轮胎上产生鼓包是由于在轮胎中有一定的气孔所产生,根据他的鉴定经验,大部分的鼓包现象都是由于轮胎质量问题所引发的。
  中奥汽车维修的龚孟辉技师向车主支招说,如果遇到轮胎质量问题的投诉,业内的做法一般是先由经销商给出个人意见,如有需要,再交由厂家检测。如果消费者对厂家给出的检测结果有疑问,可自行委托第三方鉴定机构。“通常消费者委托的第三方鉴定机构都是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如果鉴定结果证实是质量问题,厂家会承担鉴定费用,并赔偿消费者的损失。”
  此外,龚技师还表示如果轮胎鼓包了,可以先拆开轮胎,进行简单检查,看内侧橡胶是否开裂。如果内侧橡胶开裂,就说明有过外力撞击;如果橡胶没有开裂,但稍用力按压时感到有凹陷,那就是中间有空气,属于质量问题。
  延伸阅读:
  什么是汽车鼓包?一般意义上说,轮胎的鼓包和胎裂现象的发生,绝大部分是由于使用中出现强烈冲击,导致轮胎在冲击物和轮辋凸缘之间产生严重的挤压变形,造成胎侧帘纱被剪切而断裂。这时,轮胎内部的空气就会从断纱处顶起,形成鼓包甚至胎裂;有时候也会因为材料间分离或受到污染等原因造成。一般的鼓包和胎裂的位置,都发生在轮胎在胎侧部位。更重要的是,轮胎异常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果轮胎鼓包,在高速驾驶中很可能造成突然的爆胎,致使车辆失控酿成车祸。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苒儿)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