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石化 >> 企业动态 >> 正文
中石油落实新36条 首抛2000亿投资项目招徕民企
2010-8-9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中石油 成品油 天然气
    上周末,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李新华突然现身杭州。他的这次浙江之行,并非一次常规的业务考察,而是怀揣119个项目,要与近百家浙江民企大佬们谈生意。
    中石油南下浙江的意义可谓重大:这是该集团股份制改革12年以来,第一次向民企大规模地招商引资,同时也是首家以实际行动来执行《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新36条”)的大型国有石油公司。
    119个项目横跨油气管道建设、海外勘探开发等五大类,分布于国内外,中石油期待能引入不低于2000亿元的国内民间资本。
    李新华在解释把浙江定为第一站招商目的地时,用了“民营资本实力强大,创业精神比较旺盛”这句话。而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也在会谈开始前表达了在非油品、油气等领域寻找机遇的强烈意愿。参与招商洽谈的还包括万丰奥特控股、华立集团、正泰等各路浙商。
    “新36条”中提及了与石油行业有关的多项内容,“(政府)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鼓励民资参股建设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
    “(政府)支持民营批发、零售企业发展,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这也间接表明国家支持民企介入成品油即非油品的经营。
    但正如厦门大学教授林伯强所说,想要落实上述政策,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石油公司决策层的意愿。
    抛出2000亿元的投资清单,对于中石油到底有没有必要?答案是肯定的。
    尽管2005年中国石油的资本性开支还在1500亿元以下,但2008年以后其每年的资本性滚动开支都高达2000亿元以上,今年全年为2300亿元左右,可以说是中国企业中资本性投入最高的公司。
    在这一前提下,中石油确实需要资金支持,“石油勘探开发或者炼油等主业非常有技术含量,民企还很难介入。但是,勘探钻井等机械设备、炼油技术以及销售等产业却潜藏着巨大的机会。”国金证券研究员刘波表示。
    其实,中石油、中海油以及中石化等公司的供应商名单中,并不缺少民营企业。在香港上市的四川宏华石油、山东墨龙等公司无疑都因中石油的大订单而身价倍增,另外众多的中小型民企、个体经营者也与中石油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但这次中石油的浙江之行,也可能意味着民企将获得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事实上,这么多年来,GE、罗尔斯罗伊斯、ABB等外资公司从中石油那里拿下了不少高技术含量的大型机电设备及配件等订单,民企很难介入。更有不少外企还与中石油建立了相应的合资公司,使彼此关系更加紧密。
    这不仅不利于国内企业自身的技术提升,而且即便中石油与外资公司签署了相应保密条款,但对中国的能源命脉安全也是一大考验。
    “不能不看到,对外招商的背后,中石油显然有更多的想法。”刘波表示。
    尽管中国石油已是上市公司,正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公司治理能力,但旗下子公司仍有体制陈旧、缺乏活力、内部管理混乱且容易滋生腐败的状况。
    在今年审计署的调查中就能看到上述现象:中石油在西气东输项目上存在的违规工程项目金额高达数十亿元以上,部分工程发放给了不具备资质的企业,一些不应该算作是西二线投资成本的钱也被打入其中,多家下属子公司都有管理漏洞。
    “就算国有公司有持续改善的能力与行动,但毕竟170万人的大体量企业下,仍会有各方利益的牵扯,内部改革的困难可想而知。如果能与民企有更深层面的合作,不但可以推动其内部全方位的改革,也能更加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中投证券研究员芮定坤说,一些实力比较强的民企在公司经营上已经有一套全面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与中石油的合作或许能够取长补短。
    他也认为,中石油毕竟是一个主营业务为石油勘探、炼油化工的企业,它需要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国内外油气项目的合作、技术进步上。而非油品、石油钻井设施、炼油设备制造等辅业上,中石油应去寻找更专业、更具有市场意识的团队,不仅省去了不必要的资金投入,而且也能少走弯路,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苒儿)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