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石化 >> 行业动态 >> 正文
成品油调价一晃而过的背后故事分析
2010-8-5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成品油 原油 汽柴油
    2010年6月1日发改委对汽柴油分别降了230元/吨、220元/吨。而后,个别加油站做了促销,一些批发商也象征性地短时间甩卖过汽柴油。但2个月来,大部分的汽柴油零售价都没有松动。
    有媒体引述一些机构的数据说,发改委错过了3次调价时间。在仔细核对了多家石油咨询机构的数据后发现,民间认为应调价的窗口,实际上出现了两轮:7月初和7月末。
    中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中有一个关键的内容是,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因此,今年6月1日之后的22个工作日后,第一次调价周期出现在了7月7日。当时某些分析机构的数字表明,三地原油的移动平均价变化率低于4%。但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并没有给足面子,原油价格很快反弹,导致7月12日民间机构统计的原油价变化率又升至4%之上。但预期中的调价没有出现并非毫无道理,在笔者看来,这或许传递出如下信息。
    首先,官方的调价模型与民间公式存在差异。差异之一在于,民间选择的国际油种是布伦特、迪拜和辛塔三类,但发改委并未对外公布过会选择什么样的油种作为计价标准。差异之二,官方的计价公式可能会更复杂一些,或根据宏观经济等各方情况有所考虑。
    不仅如此,即使是到了4%波动幅度的调价时点,若处于原油价波动剧烈的阶段,选择静观其变或许是官方部门更为明智的选择。
    譬如,7月28日后的短短几天原油价格就上扬了3~4美元,而进入8月后,三地变化率迅速拉升,调价时间窗口已经关闭。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