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化神兵彰显神威
为了避免打捞中操作不当致使化学物质泄漏,预备役防化团派出技术人员对打捞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科学指挥拦截、打捞,并对已打捞上来的化学原料桶实施检测,防止发生泄漏、燃烧等问题,确保打捞人员安全。与此同时,防化团官兵还对江水分时、分段进行技术采样,并专车火速送回哈尔滨进行检测。
7月29日上午14时30分,十余只化学桶运上卡车,准备运往集散地统一存放,车刚开出十几米,就听到车上的工人一声惊呼:“桶漏了!冒烟了!”顿时车上的工人乱作一团,纷纷跳下卡车跑向远处,甚至连司机也打开车门弃车跳出驾驶室外。
防化团官兵得到消息,迅速带上处置装备赶往事发地点,只见两只化学桶冒出阵阵气味刺鼻的白烟,桶体滚烫,现场的工人慌作一团,政委刘峰果断下令,立刻疏散相关工作人员建立隔离区,并立刻与参谋长宋国权迅速研究封堵方案。由于防化团常年接触芥子气、沙林等军用毒气,对这种工业用化学原料的成分、结构了解很少,在处置问题上,大家意见不太统一,到底是直接进行二次封堵还是打开后再封闭?
三甲基乙氯硅烷是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臭味,在空气中暴露,易和潮气反应产生氯化氢。其危险特性是易燃;遇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气体。
根据之前掌握的化学原料的性质特点,化验室主任郑连忠用他丰富的经验和掌握的专业知识判断,必须要先打开桶盖将桶内的热量排出,才能进行后续的封堵处置,否则桶内热量排不出去,桶内渗水与化工原料反应,温度会越来越高,很容易发生燃烧和爆炸。戴着防毒面具的应急处置官兵小心接近泄漏的化学桶,在没有专业的开桶工具情况下,郑连忠只好使用剪刀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打开泄漏的化学桶,刚刚把桶盖拧松,只听“扑哧”一声,周围所有人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只见灰白色的烟雾从桶盖溢出,作业的官兵立刻撤离到安全距离,等了大约40分钟,烟雾散尽,桶身温度降低到接近常温水平,官兵们才又重新回到作业现场,使用专业工具对筒体漏洞部分进行封堵,最后又将密封好的化学桶安全转运到后方。原来,由于化学桶沿江漂流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复撞击,加上打捞现场路面凸凹不平,使得这些化学桶在搬运到车上运输时桶与桶、桶与车之间互相撞击,导致封口松动,桶身附带的江水渗入桶内,水与化学原料迅速起了化学反应,才有了这次意外状况。为防止问题再次发生,防化团官兵对打捞上来的200多只化学桶逐一进行检测,至30日16时共密封泄漏的化学桶7只。
防化团官兵受领任务的时候走得很急,虽然洗漱用品、换洗衣服、常用药品都没有带,但防化处置装备一样没落下。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困了就躺在沙石地上眯一会儿,饿了就啃一口吃饭剩下的馒头,渴了就喝一口水壶里自带的水。官兵们吃饭的时候或蹲,或坐,或站,甚至把汽车机盖当餐桌,胡乱吃一口就算完事。吃饭的时候,官兵们总会从兜里摸出大蒜,他们笑着说,大蒜是个宝,在野外条件下,蒜是最有效的抗菌药。官兵们吃完,还不忘把餐盒、塑料瓶集中起来,有人说,我们来这里,是为了防止化学原料的泄漏,也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一方百姓安宁,如果把这些塑料制品随手丢弃,也会造成环境污染,那岂不是得不偿失了么。防化团官兵正是靠着这种坚强乐观向上、积极主动配合、不顾个人安危、发挥专业特长的精神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泄露封堵作业。
当日17时哈尔滨返回检测消息,江水水质的PH值、高锰酸盐指数、铵氮均在正常范围,其他常规监测指标也未见异常。
镇守上游铸写忠诚
吉林方向争分夺秒,龙江境内备战正酣。
7月30日凌晨4时,在司令员孙钢、政委李大忠、参谋长赵铁坚和后勤部长毕见龙的带领下,警备区机关、某陆军预备役防化团及道里区、南岗区、香坊区、松北区、双城市人武部现役官兵和民兵预备役近400人,火速向一线开进。7时,部队抵达双城市杏山镇临江村江岸,紧急发放400余件救生衣后,官兵们顾不上休整和早餐,按照指定地域立即展开,调整车辆,搬卸和调试装备器材。预备役防化团12名技术骨干在政治处王海红主任的带领下,迅速搭建了临时洗消站,并对周边水域进行初步化学检测。司令员孙钢、政委李大忠要求官兵:坚持落实市委盖书记“决不让化学原料桶和死亡牲畜及漂浮物流入哈尔滨市区”的指示。同时,指定专人与吉林参与打捞作业的部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进展情况和成功的作业经验,并组织部队开展江上模拟训练演练,使官兵人人掌握安全防护和打捞技术要领。
松花江肇源段,是黑龙江省拦截打捞化学原料桶的第一道防线,也是警备区官兵跨省跨市、兵分三路的第三个任务区。按照省军区的指示要求,由警备区政治部主任高海涛和预备役防化团团长王世勤负责组织指挥。于7月30日早6时50分,带领由机关干部和防化团骨干共17人、防化专业装备车辆3台从哈市出发,上午11时30分抵达肇源。按照省指挥部的命令,开设临时洗消站,不间断地对水质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并使人员和专业装备器材全天候处于临战状态,确保一有险情,立即发挥作用。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松花江畔铸写忠诚。至此,警备区七名常委,除留守赵奎副司令员坐镇哈尔滨值班以外,已经全部开赴抢险一线。执行任务的现役官兵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也用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他们中间,有的父母重病在床,有的妻子临产,却义无反顾地奔赴一线;有的手臂被刮伤,有的脸被烈日晒曝皮,有的患上感冒,却无一人叫苦叫累。省公安厅反恐核化专家、防化团修理所长庞贵,82岁的老母亲重病在床,他不能尽孝护理;正在北京防化学院代职的防化团装备股长李春江,放弃假日,主动请缨,奔赴一线;来自道里区54岁的基层武装部长盛春贵身体状况不佳,却坚持“要为作业人员搞好服务保障”,执意跟随部队来到江边;回族复员兵、南岗区民兵应急大队队员李伟,虽多以面包、榨菜为食,但从未向组织提过特别要求,而且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训练演练。
军民并肩作战,确保水净天蓝。截止发稿时间,市委书记盖如垠、常委副市长姜明、副市长王小溪分别来到前线,看望官兵,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士气和热情。盖书记深情地说:“你们是一支反应快、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的队伍,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