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当地就业甚至社会安定都与自上而下的节能要求息息相关,到底是选择政策还是维持经济稳定增长,始终是地方政府案头上的难题之一
中央提拔干部的主要指标无疑还是当地GDP的增幅。所以“GDP第一,节能减排靠后”的思维依然根深蒂固。
北极冰川的融化以及海平面的上升暂时并不会危及北京这个内陆城市。不过,聚集于此的中国决策层正在加速制定各地方与行业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任务。
虽然决策层推行力度强劲,但政策之下的旧问题依然困扰着政策执行者——各地地方政府,GDP增速、当地就业甚至社会安定都与自上而下的节能要求息息相关,到底是选择政策还是维持经济稳定增长,始终是地方政府案头上的难题之一。
中央:铁腕政策频频出台
8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2010年炼铁、炼钢、焦炭、铁合金、电石、电解铝、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水泥、玻璃、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制革、印染和化纤等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予以公告。该部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列入名单企业的落后产能在2010年9月底前关停。
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上述被要求淘汰落后产能的18个行业中共涉及企业2087家,其中涉及企业数较多的行业有:水泥762家,造纸279家,印染201家,焦炭192家,炼铁175家,铁合金143家,制革84家。从各省分解落实情况看,淘汰任务较重、涉及企业数量较多的省份有:河南230家,山西226家,浙江180家,河北165家,云南165家,贵州128家。
工信部发文称,按照国发[2010]12文件要求2010年9月底前关停名单中涉及企业。除此之外,按照国发[2010]7号文件要求,对未按规定限期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吊销排污许可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和核准新的投资项目,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予批准新增用地,相关管理部门不予办理生产许可,已颁发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要依法撤回。对未按规定淘汰落后产能、被地方政府责令关闭或撤销的企业,限期办理工商注销登记,或者依法吊销工商营业执照。必要时,政府相关部门可要求电力供应企业依法对落后产能企业停止供电。对按规定期限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仍应按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支持;对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较重且完成较好的企业,在安排技术改造资金、节能减排资金、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土地开发利用、融资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
多位研究者认为,本次中央的号令早在年初就已有展现。中国政府高层在不同场合都表达了对2010年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强力声音。早在5月的第一个星期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一场全国性政府电视电话会议上说,要采用“铁的手腕”来关闭产能落后企业。此次文件正是“铁的手腕”的体现。此后,工信部部长李毅中7月撰文指出,2010年下半年必须加强工业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企业兼并重组等任务。
在圈定需淘汰行业企业的同时,中央还确定了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国家发改委发文称,根据地方申报情况,统筹考虑各地方的工作基础和试点布局的代表性,经沟通和研究,发改委确定首先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开展试点工作。
国家要求上述被选中地区要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地方:官本位思维仍然顽固
强力淘汰2000余家企业的“铁腕手段”已经出台,地方政府却心头为之一紧。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山西省地方政府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对记者说:“拿到上面的文件,一看到要淘汰这么多产能,很多人都一言不发。”他反问:“淘汰产能之后的就业岗位谁来填补?企业的利润如何跟上?”
一面是细密的节能减排任务,一面是保住自己饭碗的硬指标——GDP,地方执政者左右为难。
在记者经历的历次相关采访报道中,地方执政者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借口来回避节能减排任务。其中,最让地方政府“有理有据”的挡箭牌则是:中央提拔干部的主要指标无疑还是当地GDP的增幅。所以“GDP第一,节能减排靠后”的思维依然根深蒂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济研究者说:“此次文件口吻严厉,但是地方政府能否执行到位还需实际检验。”他说,本次国家计划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有2000余家,很多企业都是地方GDP的贡献主力以及就业岗位的供应大户,还是地方财政的“财神爷”。
“地方政府没有政治驱动力,那么中央的政策在下面推行时就会遇到阻力。”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翟校义告诉记者,“中央的决策是站在平衡宏观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高度来作决定。而地方政府则以自身的经济增长利益为视角来执行政策。”
上述山西省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则说,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如果能将环境保护与治理、节能减排放在提拔官员标准的重要一项,那么我们也愿意努力推行节能减排。但是,在当前环境下,这并不现实。
学者:稳经济重于推低碳
一些研究认为,无论是节能减排还是选择地区进行低碳试点,对于未来发展都是利好。试点地区低碳发展规划的制定将明确该地区未来低碳产业的发展途径以及时间表,这将有力促进该地区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发展。鼓励体制机制创新,引导支持低碳产业发展。同时国家要求发挥各地区的创新能力,因地制宜制定合理政策推动低碳产业发展,比如财力充足地区可加大经济激励政策或给予其他更多优惠。
尽管低碳试点的好处数不胜数,但有学者尖锐地指出,稳定当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才是关键。有研究者告诉记者:“预测本次政策的执行效果要看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如果经济出现了新的波动,那么无论是节能减排还是城市试点都会影响放慢。”
目前,中国经济恰恰处于弯道减速的过程之后。2009年前低后高的基数以及宏观调控的持续,已使得工业和消费增速继续联袂下滑。其中工业增速继续了3个月以来的增幅下滑趋势。
当地企业:盲目转型更为可怕
日前,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对媒体表示:“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要坚定不移地做下去。”他说,工业增加值要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但不能通过保护落后产能的方式,而要通过其他更直接的方式,比如消费、投资和国际市场。
不过,一位来自名单中被确定淘汰产能的企业负责人说:“我不能确定来自中央的强力推动能持续多久。但是根据我的经验,这样的严厉态势并不会坚持太久。因为目前有太多的经济贡献和就业岗位来自传统高耗能产业。而且,一时半会儿我们不愿转型进入其他新兴行业。”
对于企业,转型的兴趣淡然可以被理解。因为退出原本固守的战壕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战场对于任何企业都是存在巨大风险的。
“据我了解,北方一个传统强省的几家传统两高企业在未经过深思熟虑便贸然转型进入太阳能领域,尽管得到当地政府扶持却扛不住现实的经济规律,最后一败涂地。至于那些被选中的试点城市,一些新兴产业也许会被来自外界的资金一拥而上。资金多了自然又会出现泡沫,出现产能过剩。就像当时的太阳能产业。”上述企业负责人警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