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复合材料 >> 行业动态 >> 正文
科技创新FPCCP管道填补了国际空白
2010-6-28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玻璃钢管道 河北
    近日,枣强县恒润集团生产车间内,几条玻璃钢管道缠绕自动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紧张生产。“公司最近研发出的FPCCP管道填补了国际空白,刚刚投产就在沧州‘引大入港输水工程’、北京市‘引潮入城改建工程’等招投标中中标。科技创新让我们的竞争力大大增强。”董事长宋建国说。
                                  
    在衡水,多年来,丝网、橡塑制品、精细化工、食品、玻璃钢等产业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但存在着产品结构层次低、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专业化分工不细等诸多问题。“扭转当前存在的特而不大、大而不强的状况,就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引领特色产业向集约化、规范化、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发展,实现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衡水市委书记刘可为说。
                                  
    为实现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衡水市明确提出在全市10个特色产业中建设12个国家级检测中心、分中心以及100个企业技术中心,三年内打造5个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产业,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50家的目标。
                                  
    结合产业振兴计划,该市确定了50家对特色产业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骨干企业,引导企业开展“对标行动”,明确产品升级目标,制定技术演进路线图和时间表。同时,将这50家企业列入技改支持目录,市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设立重点技改项目和国家级检测中心、国家级技术中心专项奖励资金,并整合国家和省产业资金、节能资金、科技资金和高新技术资金,向列入支持目录的重点企业倾斜。此外,积极推进“1+1”借脑工程,三年内每个特色产业建立1家国家级行业技术研发中心或实验室。
                                  
    特色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离不开重点产业园区的聚集效应,更离不开通过科技创新全面提升装备水平。
                                  
    目前,桃城区“中国工程橡胶产业制造基地”10个投资超过4亿元的省级重点项目已相继建成投产,而令人关注的是,和这些重点项目同时建设的还有一个总投资5000万元的国家级工程橡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有了行业技术支撑,由衡水市骨干工程橡胶企业制定的6部标准,已作为行业标准在全国推行,过去行业内普遍存在的同质化竞争开始向个性化竞争转变,各具特色的“拳头产品”不断问世,国内工程橡胶市场上60%的新产品是由衡水的工程橡胶企业率先研制出来,并广泛应用于“国字号”重点工程。
                                  
    与此同时,衡水市还鼓励企业与技术研发单位和大学开展广泛合作。河北精信化工集团是国内最大的PVC单体和复合稳定剂生产企业之一,已跻身中国化工企业500强。该集团主动与中塑协和河北大学联系,促成了中塑协塑料功能助剂研发中心和河北大学化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基地双双落户并“开花结果”:与河北大学共同研制的PVC有机无金属稳定剂,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与北京某科研机构共同研制的抗冲型加工助剂,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美国罗门哈斯公司同类产品,高效抗冲击改性剂高分子材料项目,已在公司实现产业化。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