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一现象,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碳纤维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石化化工处处长蒋健不无担忧地表示,碳纤维的应用还未打开就发展得很热,而有些化工产品下游再怎么拓展都可能难以完全消化过剩的产能,希望碳纤维不要重走这些行业的老路。
巨资涌入
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纤维增强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磨、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可以依附复合材料形式减轻构件重量,提高其技术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型纺织机械、石油化工、医疗器械、汽车、建筑、文体用品等领域。全球能够生产碳纤维的国家仅有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中国等。
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副总经理方巍介绍,我国碳纤维的消费结构与日本类似,多集中在体育休闲用品领域,未来的发展重点是新兴工业应用领域,其中风力发电机叶片、建筑材料、汽车、压力容器和高压输电线潜力很大,仅风机叶片对碳纤维的需求到2020年预计就将达到万吨级。
在市场需求再加上政府关注、国防需求等因素的刺激下,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碳纤维产业化建设热潮。截至目前,我国在碳纤维产业的投资额已经达到90亿元(含部分复合材料制品产能),其中政府投资约占10%。
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克健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建碳纤维产能是已建成碳纤维产能的近6倍,计划建设的碳纤维产能则更大。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化工、中国建材等大型央企都已介入,而且都是“大手笔”。
以国内首家具有千吨级碳纤维生产基地的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为例,公司的第二条千吨线已经到位,计划于2011年3月投产,主要生产24kCCF碳纤维,第三条和第四条千吨生产线的厂房也已经建成,未来将分别生产12kCCF700碳纤维和48k以上大丝束CCF300碳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