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橡胶 >> 行业动态 >> 正文
废旧橡胶综合利用再引关注
2010-5-24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轮胎 废旧橡胶

   5月16日,记者在参观上海世博会时,发现浦东园区人行道的盲道很好走,感觉软软的,不像一般用水泥板制成的盲道那么硬。据工作人员介绍,本届世博会共铺设了9千米这样的盲道,全部用废旧橡胶加工而成,虽然成本比一般盲道要增加20%,但一般盲道平均5年就要翻修,而这种盲道起码可使用10年。生产这种盲道的能耗,只是一般盲道的10%。
  上海世博会对废旧橡胶的利用,使人们将目光再次投向这一领域。废旧橡胶主要来自报废的汽车轮胎,目前全球积压的汽车废旧轮胎已达30亿条,每年还在以10亿条的速度增长。堆积如山的废旧轮胎引发多种环境问题,形成“黑色污染”。美国俄亥俄州1999年一处轮胎堆场发生火灾,而处理这场火灾造成的水污染,先后用了9年时间,花费3200万美元。
  为解决废旧橡胶产生的环境问题,各国都作出了积极努力。现在,废旧橡胶可以通过机械方法粉碎或研磨成微粒,成为胶粒和胶粉;通过脱硫技术破坏硫化胶化学网状结构制成再生橡胶。其市场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比如,美国首创将废旧橡胶制成的胶粉作为改性剂添加到沥青中,成为橡胶沥青,用于路面工程,高速公路上每千米路面可以用掉1200多个废旧轮胎。这一技术已从美国推广到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
  我国是世界橡胶消耗第一大国,产生的废旧轮胎今年将达3亿条。据工信部介绍,近几年来,我国废旧橡胶综合利用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旧轮胎翻新量逐年上升,再生橡胶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已建成十几条万吨以上的胶粉生产线。废橡胶热裂解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不能加工再形成橡胶类资源的废橡胶分解成燃料油,实现了废橡胶的完全综合利用。
  但是,在废旧橡胶的再利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产品质量不能完全保证,生产过程面临环保考验,尤其是应用市场开发不力等问题。因此,北京化工大学、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等专家认为,应大力开拓类似世博会盲道、橡胶沥青等精细化应用途径。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曹荣吉博士向记者介绍,该省2005年引进橡胶沥青技术,在一些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的建设中应用,目前的技术水平已处国内领先。用橡胶沥青铺路,可以降低行车噪音,适当减薄路面,抗开裂,抗滑,抗水损。但总体来看,橡胶沥青的应用还没有普及开来。5年来,江苏省以此建成的路面仅有200千米,在全省建成的各类公路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曹荣吉认为,影响橡胶沥青普及的主要是价格问题。与普通沥青相比,使用橡胶沥青的成本要提高约15%。其他一些废旧橡胶回收利用产品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从全球来看,废旧橡胶的资源化利用大多是亏损的。发达国家一般是对废旧轮胎的产生者征收排污费,然后补贴给废旧橡胶的回收利用企业。如美国政府不仅对废旧橡胶利用实行免税政策,而且规定每处理1条废旧轮胎,政府补贴2.5至4美元;加拿大政府规定,处理1条废旧轮胎补贴3加元。我国2008年12月已将废旧轮胎再利用产业列入增值税全免产品目录,今年1月1日又颁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对部分废旧橡胶利用产业进行扶持。
  专家认为,国家应加大扶持力度,才能加快这一产业的发展。而相关企业也不能坐等国家的扶持政策,应尽快拓展自身的产业版图。要通过技术开发和改善管理,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开拓市场,逐步提高废旧橡胶回收利用产品的竞争力。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苒儿)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